良知人人都有,而且所有人的良知都是高度一致的,这是陆九渊所谓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要同样发乎良知,那么所有人对同一件事的道德判断当然都是整齐划一的。万一有人看法与众不同,要么他的良知,即天理,仍处在被人欲遮蔽的可悲状态,竟然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要么他就是居心叵测,故意颠倒黑白——当然,后者也是一种良知被人欲遮蔽的状态。
良知既已洞明,自然会有致良知的努力。用孟子的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自己心里的良知不断推广,推广到极致,也就是圣人的境界了。其实关于,致良知也好,还是格物致知,其核心就是“大道至简”,有的时候,道理其实很简单,被无数的人引用去引用来,外衣就越加越厚,穿上去容易,脱掉就难了。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又一层,要想看到洋葱的心,付出的代价就是被辣的直流眼泪,最后看到之后才发现,原来洋葱的心就是这样啊!
在武宗班师回朝的路途上,由于过于顽劣,掉到湖里被船盖在下面,被捞上来之后,也已经吓了个半死,回京之后就是大病一场,不出两年就一命呜呼了!他也就从历史上草草的收场,然而却没有没有解决皇帝继承人的问题。最后由朝中大臣商议,迎奉武宗的堂兄弟来京继位,就是后来的世宗。关于世宗父母的称呼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僵持不下,即天子不可以有两个地位相等的父亲,不然就是“天有二日,民有二王”,古人称之为“乱伦”。
关于称谓重要还是亲情重要,这个问题确实是个两难,出发点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大臣都认为世宗应该改称生父母为叔父叔母,可他就是不应。张璁引用舜的故事说明,“天下只是身外之物,父子之情却是天伦”舜背着父亲潜逃的时候,心里也只有父亲没有天下。就算是圣人复出,也不会有所更易。王守仁是赞同的。所谓‘心即理’,正是在这种地方体现出来的。世间儒者只以为理在天地万物,便向前代典籍中寻求准则,反而走错了路。
从王守仁的心学角度来看,事情简单的简直超乎想象,无论拿出多么高深的义理,只要塔违背了基本人情,自然就属于“非礼”。“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要致良知,必须要明白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体的道理。
所谓,大道至简,任何条条框框的道理,变幻莫测是世界,都要从心出发,向内求索,而非向外界寻找答案。“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如果找不到真理,不是真理不存在,而是你的心被外界的私欲遮住了本原。
关于致良知的能力,无论圣贤还是普通老百姓,生而具之,这种能力需要大家从心底里慢慢发掘,那么只要我们都能够诉诸良知,必定会有同样的好恶之心,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不过当前人类社会的私欲过于严重,回归本心毕竟只是少数人可以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从心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