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对于万众创业的争议,不过是“词汇之争”,大脑是一个操作系统,而这个操作系统是由无数的“概念”组成的。
李笑来不认为“聪明”是天生的,为什么? 他认为所谓的聪明是习得的,是积累的,是可以不断成长,乃至根本没有上限的… 这样的理解来自于对“聪明”这样的定义:
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
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
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来自李笑来)
“知识”是怎么被习得的?知识是对于世界万事万物的观察,然后被转换成一个一个的概念,从而被你习得的。而“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反复提炼、矫正、修正、添加、删除自己的概念。词典(甚至包括百科)只是“入门工具”,它们只能给出最基本(事实上在关键的时候还总是不一定正确)的解释。
让我们把万众、创业分开理解。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创业?满足哪些条件才叫创业?那些在创业的人,知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算得上是创业?
我们先来聊聊一个更朴素的词汇:生意。
什么是生意,好像大家全都懂。分类也很简单:好生意跟差生意。 那有没有坏生意呢? 你可能也想到了——坏的不叫生意。
细分生意,大概有以下几个层次:
1. 满足温饱的生意;
能够赚钱的生意(温饱之外还有富余);
能够成长的生意(富余越来越多);
能够做到成长率不断提高的生意(这里包含着一个很多人从来都没想过的概念:成长率)……
理论上,做“以满足温饱为目标的生意”,真的谈不上是在“创业”,他们一开始就在跟那些事实上无法战胜的敌人作对。
微观上来看:
不动产成本(比如房租房租)在不断涨;
人力成本在不断涨;
竞争者数量越来越多……
宏观上来看:
每一次社会的经济结构变化对它们来说必然是一场浩劫……
所以,很快人们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能够满足温饱的生意,最终被证明为“不会长期赚钱”。长期,很难做到。另外,若是“长期只能满足温饱”,那又有多大意义呢?
于是,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们得修订一下“创业”的概念了:
不能不断成长的生意,谈不上是“创业”。
所以,真正的创业者,拼命思索的,不是“怎样赚钱”,而是“ 怎样成长? ” 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件我们做了无数次的事,在思考上增加一个维度:长期…
真正厉害的创业者,考虑的不仅仅是“怎样成长”,而是“不断成长”。甚至不用再深究下去,只不过是看到这里,估计你就已经有结论了:
创业这事儿如果是这么定义的话,这就很难是“万众”的事儿了……
当然这种选择是没有负面作用的,就算是失败了也总能有经验,也总会进步。尤其是在逆境的人更应该去创业(这里的意思是“取得温饱的生意),总不能饿肚子是吧?
而那些脱离了温饱的人:应该(只)考虑成长。
于是,你可以反过来判断了:
那些天天琢磨如何保持“ 成长率 ”的创业者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严肃,甚至“很深刻”的结论:
没有“成长率”的创业公司,不值得风险投资进入……
再翻译一遍,就是,
在风险投资者眼里,“成长率”最重要。
学会重视“关键知识点”, 我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失败了,“复盘”决策过程的时候,总结就两个原因:
>当初在选择的时候,要么是①干脆忽略了某个必要的条件;要么是②在某个必要的条件上没有做到足够苛刻…… 就这么两个原因,完全没有其他任何理由。
如果你忽视了,在投资决策中最重要的“成长率”,那结果只能是“自己选的自己受着”。
然而,以上的文字,如果你仔细思考过,反刍过,最终可能会产生一个非常严肃的结果:
当你研究一个创业点子的时候,能调用你的元认知能力,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成长率”验证之上,哪怕只不过用上一个小时去思考,最终你得到的结论,也很可能与国际上顶级投行的专家质量已经相差无几了……
问题来了—你自己曾经考虑过的“生意”,究竟属于哪一个类别?为什么?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之前你可能没有思考根据,现在有了 —— 你会发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那可是相当地烧脑呢!
注意:文章主题思想来源于李笑来,作者顶多只能算个编撰者与传播者,如果有所启发不如留下一点你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