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小说或者影视剧来反映校园暴力,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只是好比考试作弊,贪污腐败,即便整治的再严厉,这种问题不可能彻底清除。校园暴力永远存在于老师,家长注意不到的角落。
有的学生因为害怕而厌学,却又不敢告诉老师或家长,只是找各种借口不想上学,如果这个时候老师或者家长只一味的批评孩子,而不真正去了解孩子的内心,那孩子的一生可能就毁了。
东野圭吾的《恶意》里描写的野野口就是害怕被校园暴力而变成了去施暴的一方,身心均受学校头目分子的控制,其实只是变换了方式被欺负而已。
有时候我很不理解的是,孩子被校园暴力了,父母或是老师竟然质问孩子:“人家为什么欺负你,而不欺负别人?”却不想着去找施暴人,要知道,许多施暴者在回答为什么施暴时,都是不以为然的说“看他不爽”,哪有什么理由??当然,这牵扯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家长的背景,学校的声誉等等,只是比起这些,孩子的一生难道就不算什么吗?
父母或者老师,要更多的关心孩子的心理,帮助孩子让其心理强大起来,才能对类似于校园暴力这种毫无理由的伤害无所畏惧,勇敢面对,从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