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问题、直面问题、深入研究
——读《你好,寒假!——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读后感之一
许久未动笔写过读后感,今日提笔,顿感生疏与吃力。阅读,我每天都在坚持,读多或读少,读久或读短。前几日看了程露老师发表在《新课程评论》上的《 深读慎思:让我们成为更好的阅读者》,这是程老师阅读《中国班主任研究》一书的心路历程,真的很佩服程老师的那股韧劲与持之以恒的努力。想想自己,有太多的放任与随意。看着身边的这些榜样,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只读不写,终究思考不透,消化不多,更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我应始终追求深度阅读,而不是囫囵吞枣。
早在11月底,我就已经收到了《你好,寒假!--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这本书,这是一本专门研究学生寒假生活的著作,总共12章,主编是李家成教授和郭锦萍硕士,参与本书撰写的作者达到了28人,其中有11人都是我所熟悉的研究伙伴。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第一章内容是《在教育的空隙开展教育研究》,从2016年11月开始,持续到2017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与救助儿童合作,发起了“你好,寒假”项目研究活动,聚焦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第一章聚焦教育研究的对象、过程与结果,针对当前的教育研究观,探讨回归本源、追求扎根式教育研究手册可能,探讨基于实践变革的教育学知识创生、积累、转化与传播的价值与可能。“关注问题、直面问题、深入研究”是我读完第一章后的感触。
一、现阶段的学生寒假生活有问题吗?
就如文中所言,相对于终身教育体系而言,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研究是个微观领悟,有着具体的时空边界,有着几乎所有学生、教师、家长的体验,有着之前许多年的习惯做法与内容。而习惯的做法通常就是完成一些寒假作业,然后和小伙伴们玩等。去年,我们班就开展了“2018你好,寒假”活动,通过前期调查,发现学生的寒假生活的关键词就是“做作业”“看电视”“玩耍”,缺乏系统的规划与指导。当我读到第六页“有哪位老师真的批改过学生的寒假、暑假作业”时?我不禁脸红了,说实话,之前暑假寒假布置的作业我从来没有一次是认真一本一本批改过的,最多是随手翻一下。试问:这样的假期作业真的有意义吗?意义是什么?我想无非就是担心学生假期太散漫,布置一点作业充实一下假期生活。但是,有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的假期就真的充实了吗?很多了解到的情况都是学生在快开学时疯狂补作业,最后几天加班加点补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先玩个爽,再来突击完成作业,这其中是不是有迫于压力的无奈与被迫呢?学生目前的寒假生活存在哪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教育者去思考、去关注、去调研、去分析。真正的教育研究源于教育敏感:发现问题、发现研究资源、发现研究空间,同时预期其研究结果,透析其研究价值。当教育敏感转化为一群人的共识时,一个合作性的教育研究项目也就诞生了。“你好,寒假!”“你好,暑假”正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一个研究项目。
二、如何面对学生的寒假生活?
寒假相对于暑假而言,时间较短。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寒假生活?家长如何面对学生的寒假生活?学生如何面对自己的寒假生活?每年寒假,都是我国的重大节日,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传统文化春节本身就是一个大主题的活动。但是,我认为,只有教育者意识到了其丰富的教育意义才有可能更新传统的理念,才有可能带领本班本校学生真正活动起来,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想起去年我们班的寒假活动,既没有主题性也没有序列性,大多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虽然较之前已经有突破有进步,但是进步终究不大。李教授曾经在武义精英班培训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不学习不改变将理解不了程露老师,蓝美琴所做的事所说的话。”这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清楚得记得程老师和蓝老师是最先参与“你好,寒假”研究的武义先行者,程老师介绍的是她们班开展的寒假小厨神活动,蓝老师分享的是她和高年级学生组织的玩伴团活动,我们看到通过这些真实的研究,老师、学生、家长实现了共同发展。因此,我觉得我需要用复杂性思维来看待学生的寒假生活,始终以学生为立场,共同探索适合我们班级我们地域特点我们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科学习特点的寒假活动。
三、学生寒假生活的研究意义何在?
学生寒假生活的研究绝对是有意义的,我想每一个参与寒暑假研究的教育者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很喜欢本章第二节,我最喜欢的两句话是“教育研究需要理性与情感的交融”“教育研究的本质是教育创造”。在“你好,寒假!”项目研究中,学生、教师、家长成为真实的教育主体。老师和学生还有家长都会通过这一实践项目实现共同发展。这一点便是寒暑假项目研究最吸引我的地方,并且这一发展并不会随着学期初的开学而结束,这一发展会直接促成学期初以及整个学期,班级学生、家长的持续发展,直接促成家长的教育参与、家校合作的发展,直接促成家校生命成长共同体的形成。
这本书还有一个很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每一章节的叙述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案例来自全国各地的班级、老师,来自学生、家长、教师最真实的感受,读来很能引起共鸣。
距离上一次写读后感已经太久太久了,这段时间里,我总是用各种理由拒绝写读后感:太费时间、有点麻烦、没有想法……于是,只看不写。这一篇写下来,再次强烈地意识到只读不写是万万不行的,就好比吃东西,不嚼直接吞咽,虽然也能吃饱,但是终究品尝不出味道来。
阅读一本书就像一段旅程,需要欣赏,更需要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