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是卡勒德.胡赛尼继《追风筝的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作品生动细腻地描写了两位阿富汗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在战火连天、性别歧视、极度悲惨的社会和命运中,用爱、信任和牺牲,去追求美好生活,并为阿富汗贡献绵薄之力的故事。
莱拉,美丽淑雅,幸运地出生在一个温暖的家庭。
她的父母曾经两情相悦,是因爱而结婚的一对。
她的出生是全家的喜悦。
她的两位兄长英武不凡。
她有两位好朋友:吉提和哈西娜,她们无话不谈,情谊甚笃。
她有一位青梅竹马的英俊的独腿恋人——塔里克,彼此钟情,情投意合。
莱拉的父亲曾经上过大学,又当过高中教师,后来被暴乱后的新政府解雇,在一家面粉厂工作。繁琐的俗世红尘,并未掩盖他厚重的文化底蕴、深度的哲思和通透的慧眼。他能细腻地发现女儿的少女情愫,也能在女儿万般失落时说:“亲爱的,你就是我的一切。”还敏锐地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女性没有受过教育,那么它就没有进步的可能。”在父亲的教育下,莱拉聪慧可人,成绩优异。在那个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国度,父亲鼓励她、支持她接受高等教育。
可以说,玛丽雅姆十五岁以前没有的东西,莱拉都有。
可是,连绵的战争让莱拉不断地失去着……
她9岁时,两位哥哥在父亲的允许下参加了卫国战争。此后,母亲对父亲的感情急剧恶化。不久,噩耗传来,莱拉失去了两个哥哥。
母亲整日把自己裹在黑暗房间里的毛毯下,浑身病痛、情绪抑郁、蓬头垢面。莱拉感觉自己被母亲深深地忽视了。整整5年,直到传来敌人被赶出阿富汗的消息,母亲才发现,女儿已经长大这么多了。不久,新一轮的战争更加猛烈地袭来,喀布尔这座小城,经历了几千次火箭、流弹的攻击,遍野皆横尸,百里无鸡鸣。呼啸声、爆炸声,废墟、尸体,疾病、恐慌弥漫整个城市。
邻居们纷纷逃亡。朋友哈西娜,全家逃亡德国;朋友吉提尚未逃走,在放学的路上被流弹击中,炸得血肉横飞。
朋友失去了,还有塔里克,这个莱拉心中的铠甲和软肋呀!当莱拉被男同学恶意地欺负,塔里克只需一小会儿,就能让对方哇呀乱叫、跪地求饶。可是,考虑到随时会降落的炮弹和父亲愈发严重的心脏病,塔里克要举家搬往巴基斯坦。而莱拉的母亲,固执地要留在两个儿子为用生命为之奋战的这片土地上。临走前的那天下午,这对恋人的内心千回百转,想到今生可能无缘再会,他们不可抑制地在一起了。
十几天后,一枚炮弹从莱拉的脸边三公分处穿过,打中了大门。莱拉的母亲终于意识到,如今的形势,如果再不搬走,自己在两个儿子牺牲战场之后,极有可能再失去唯一的女儿。就在他们一家满怀感慨收拾东西时,一枚火箭弹落到了她家。天旋地转,温情瞬间变成噩梦:父母血肉横飞,莱拉受了伤,被掩埋在废墟中。
玛丽雅姆的丈夫拉希德“好心地”救起她。在玛丽雅姆的照料下,莱拉逐渐恢复。
这天,一个自称在巴基斯坦的重病病房,见过塔里克的商人,出现了,带来了噩耗——塔里克已经死去了。那或徐或疾的语调、细节逼真地讲述、欲说还休的神情,让莱拉撕肝裂胆、心魂俱碎。塔里克,也离开了。
每个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充满了死亡、失去和无法想象的悲哀。
曾经的远大抱负、美好憧憬,早已成了渺远的幻梦。
活下去,成了一种奢求。
就在这时,玛丽雅姆年逾六十的丈夫拉希德,要娶十五岁的莱拉!莱拉惊觉,自己和塔里克的爱情结晶在体内悄悄萌芽,这是她生活的全部希望呀,怎忍心失去?她答应了这个猥琐老头的请求。
莱拉和玛丽雅姆,两个女人的生命轨迹就这样相逢了。
莱拉对玛丽雅姆起初的敌意毫不在意,主动表达对玛丽雅姆的感激、抱歉和善意;莱拉拼死阻拦拉希德对玛丽雅姆的暴打;莱拉注意到玛丽雅姆的脸上,写满了愁苦悲哀、逆来顺受;莱拉主动让自己初生的女儿阿兹莎去亲近玛丽雅姆;莱拉主动创造了傍晚时两个人一起喝三杯茶的静谧时光;莱拉和玛丽雅姆敞开心扉,交换了心底最深处的秘密——玛丽雅姆是个私生女,阿兹莎,也是。
女儿阿兹莎出生后,一心想要儿子的拉希德开始家暴莱拉。几年后,莱拉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两个苦命的女人,共同抚育孩子,共同经受丈夫的毒打,共同经受饥饿的折磨,并不得不将两人的心头所爱——阿兹莎,饿得皮包骨头的阿兹莎送往恤孤院。她们抱团取暖,心越贴越近。玛丽雅姆童年缺乏父母的关爱,婚后常遭丈夫的辱骂毒打,数次流产至今没有子女,这个自认苦命的女人,蓦然发现莱拉和阿兹莎是自己生命中的两朵花,让自己贫瘠的生命洋溢着温情的芬芳。她决心守护好她们。
突然有一天,令莱拉不可置信的是:塔里克居然回来了!
原来她们这个粗暴的丈夫拉希德,心思卑鄙缜密,为了让莱拉绝望,找人编造了谎言!
拉希德听儿子说,家门口来了一个男人,和母亲交谈了许久。当晚恼羞成怒,对莱拉施以暴行。眼看着拉希德紧紧扼住莱拉的喉咙,莱拉已经满脸紫色、双眼上翻,渐渐停止挣扎。天哪!难道莱拉连生命也要失去了吗?这时,玛丽雅姆抄起一把铁锹高高地、使出浑身力气地抡了过去。
莱拉醒了过来。苦苦哀求玛丽雅姆和自己一同逃走,可玛丽雅姆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圆满,自己从莱拉和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四十多年来未曾得到过的爱、信任、温暖和亲密感。她也逃不过良心的谴责,无法面对拉希德儿子天真的询问。为了两个孩子,为了莱拉和她久别重逢的恋人,能过上玛丽雅姆从小就向往的美好生活。玛丽雅姆毅然自首,被塔利班政府枪决了。
莱拉和塔里克结婚了,他们去了塔里克之前生活的巴基斯坦的一座城市。在那里,他们心怀感恩,享受着难得的和平和幸福。然而午夜梦回,莱拉梦见和玛丽雅姆相处的细节,被不可抑制的悲伤淹没。阿富汗胜利的消息传来。莱拉深深感到:自己的生命和幸福,是玛丽雅姆用生命换来的,自己怎能在异国他乡安然享受?
“等这场战争结束了,阿富汗将会像需要它的男人一样需要你,甚至比需要它的男人更需要你。”
父亲曾经的话在脑中回荡。莱拉决定回到阿富汗,回到自己的故乡喀布尔。还好,塔里克愿意追随她到天涯海角。莱拉先去了玛丽雅姆十五岁以前生活的地方——距离喀布尔六百多公里的另一个城市,找到了毛拉,找到了郊外的小泥屋。在杂草、柳枝、旷野、远山、破旧的墙壁和残存的家具中,感受、想象着着玛丽雅姆的昔日时光和音容笑貌,泪流满面。
莱拉明白了,玛丽雅姆,这个苦命女人身上的忍耐、坚韧、无私、爱和牺牲,这些高贵的品质和信念,是拉希德或塔利班都无法摧毁的。这品质、这信念,圆满了玛丽雅姆,拯救了莱拉,使阿富汗这块伤痕累累的土地上的人民,能够绵延不绝。莱拉决定,自己要替逝去的兄长、父母和玛丽雅姆,来见证阿富汗的和平和美好。
莱拉去找玛丽雅姆埋葬的地方,未果。后来她和塔里克来到他们女儿曾生活过的恤孤院,用玛丽雅姆父亲留下的钱,重建、修缮院舍,给孩子们置办生活、学习用品。莱拉在这里当老师,成为了孩子们的“妈妈”,给这里的孩子带来温暖,带来生命之光。
这就是玛丽雅姆和莱拉的故事。一个让人微笑着落泪,又在泪光中微笑的故事。
世界文坛中,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比如《飘》《简·爱》《傲慢与偏见》等,出自女作家之手;比如《茶花女》《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等,出自男作家之手:这些作品的优秀自不必赘述。然而卡勒德·胡赛尼的这部《灿烂千阳》,无疑,是卓越的。它细腻开阔,深沉大气,把女性的坚忍、博爱、成长上升到了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高度。
莱拉不再为找不到玛丽雅姆的坟墓,而难过了。她发现,玛丽雅姆就在她身边:在恤孤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在孩子们的笑声和发亮的眼睛中;玛丽雅姆,更在莱拉的心中,散发着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