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更好”思维是认为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胜过其他人所拥有的。
这种思维会使我们偏爱自己的思想,从而阻碍我们发现自己观点中的错误,也会阻碍我们理解他人的观点。我们对自己观点的效忠会封闭我们其他视角,使我们看不到不熟悉的真理,使我们束缚在昨天的结论中。这种思想会把我们的思维固化,成为一种习惯性思考人或事物的方式,但是人和事物都是在变化的,如果现在我们还一直以过去看待那些人和事物的方式再看待那些人和事物,那我们对那些人和事物的认知肯定是不完全准确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所以,如果我们一直用“我的更好”的思维习惯去评价一个人,那么我们肯定会被这种思维习惯所蒙蔽,我们会忽视别人的进步,甚至会使自己变得傲慢自大。人一旦自负,那么就很可怕,因为任何人都不会去学自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
这种思维还会使我们我们非批判地接受那些附和我们先入之见的人,这使我们易受那些为达到他们自己目的而操纵我们的人的伤害。
如果这种思维未受制止的话,它就可能扭曲感知、扰乱判断。我们在主观性上陷得越深,我们的批判性思考就越没有效果。虽然完美的客观性可能是做不到的,但是通过控制“我的更好”的倾向,我们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客观性。
当然,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看待“我的更好”思维。这是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的,是非常自然的思维,尽管这种思维不是特别地高尚或有德行,但它是很正常的,这种思维可以说就像人类一样古老。“我的更好”思维因意识到其他人对他们自己的事物有同感而得到平衡,这是人不可避免的一种思维。最简单的例子,自己买了一支口红,后来这个色号火了,就会觉得自己眼光真的太好了。所以,当发现自己有这种思维时也不要觉得羞愧,因为对于人来说,这是很自然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应如何控制这种思维。
首先,我们要知道,就像其他人一样,我们也容易有“我的更好”思维,并且当话题是我们真正关心的话题时,这种思维对我们的影响最大。所以,当我们与别人讨论到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喜欢的内容时,一定要警惕自己可能会受到“我的更好”思维的影响。我们的感知是有缺陷的,喜欢一个人或一件事,那我们去感知这个人或这件事时就认为这个人或这件事是那么美好,而且只有简单的美好,没有其他。由于热爱,我们的感知受到了影响,进而看待人或事物也就容易片面和主观化。
其次,警惕这种思维出现的信号。这些信号会在我们的感觉和思想中发现。在感觉中是非常愉快、肯定的感觉,希望不再进一步评估就立刻接受一种陈述或论述;或是非常不快、否定的感觉,希望毫无耽搁地立刻抨击和谴责一个陈述或论证。在思想中是类似“我很高兴专家们是这种立场--我一直也都是这样想的”和“浪费时间分析这个证据是无用的--它毫无疑问是这样的”的想法,或类似“这种观点极不寻常,因为它质疑了我一直所认为的内容--我拒绝考虑它”的想法。
“我的更好”思维对于想要成为批判性思考者的人来说是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所以我们要恰当地做法抵制这种思维,使自己不受到"我的更好"思维的迫害,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