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小自班027 阅读,在经典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古人一早就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形象生动地形容了不读书的后果。作为在校大学生,书籍是日常必备的学习工具。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求知的欲望也在人的体内酝酿发酵。

      书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大学生不仅应该对本专业的书籍如数家珍,还应该广泛涉猎其它综合学科,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哈佛大学为了让每一位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训练,而且能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把核心课程划分为7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按照校方的解释,设置“核心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里,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失方向。书籍是培养“知识森林”的重要手段,培育“知识树”必须开阔视野,不断向知识的广度扩展。在围绕某一主题集中阅读的同时,运用发散性思维,不断扩宽知识领域。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读书的好处不胜枚举,知识的广博令人叹为观止。

    读书之道在于寻找启发。学习好比盘旋上升的螺旋,学然后知不足,用然后知困惑。“知不足”就会想办法去补课,“知困惑”就会下功夫专研。把理解不清的问题学懂弄懂。学习通过读书来实现,那么读书的乐趣就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体验:一是打破“眼界局限”的乐趣,二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乐趣,三是扩展认知空间的乐趣。打破、提升、拓展,皆是挣脱自己所在环境,渴望环境外的新世界,寻找能够触动心灵的启发。每个人原有的知识结构相当于一个自我认识的心理舒适区。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并非一成不变,每当你鼓起勇气向外迈出一步,你的舒适区就会随之扩大。人类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断建立新的细胞联系,扩大原有的神经网络规模的过程。神经网络越复杂,大脑就越发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体验新的事物,在自己脑细胞之间建立更多新的联系。

    阅读有助于坚定人生追求,提升思想境界。宋代思想家朱熹曾经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猜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有一个孩子很笨,晚上在家背诵《岳阳楼记》,正巧一小偷蹲踞窗外准备趁他入睡后行窃。不料这个孩子将文章翻来覆去地诵读多遍仍不能完成背诵。小偷气急败坏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在窗外对着屋内大喊:“这么笨还读书干什么?我都背下来了。”然后把《岳阳楼记》一五一十一字不差地从头背了一遍后扬长而去。这个小偷是谁我们不知道,但是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曾国藩。书读得多了自然会内化成深厚的功力帮助自己建立丰功伟业。在今天,我们大家都会认可曾国藩是一个有智慧的中国人,但是也许他也有一点笨,但他知道通过努力,通过争取,通过勤勉,他可以达成自己的成就。读书不能求急求快,不能略知一二、不求甚解,要静下心来,深刻领会,有所知、有所得。把所看的书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技能、思维习惯、甚至品德修养。这也是曾国藩和那个小偷的区别,读书只求蝇头小利和读书内化于心的区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古人一早就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形象...
    写作的徐公子阅读 409评论 0 1
  • ……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
    金指尖的花园阅读 556评论 0 8
  • 开始写作,就从今天开始吧。长期没写文章,思维都开始短句式,如同刚刚这一小段,就感觉是几个短句生搬硬套凑一起,写着别...
    菜心昕阅读 188评论 2 0
  • 点击访问原文您还可以加入全栈技术交流群(QQ群号:254842154) 问题 今天同事在调试微信公众号网页授权时,...
    hellojammyPlus阅读 7,719评论 0 2
  • 傍晚下班回来做米酒,到开水,烫着了,手指疼,过后发现,居然烫出一个爱心,我忍不住发给丁先生看了, 人说真有点像,却...
    倔强的一一阅读 2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