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东北年轻人:没有编制,你什么也不是》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对此感触颇深。
在东北,官本位气息极其浓重,在这里不看谁赚的钱多,比得是手中的权力,甚至比亲朋好友掌握的权力。我初次品尝到官本位气息是在2012年,那年我刚上高二,我的两个同乡学长高考,一个考到了本省的警察学院,当时还是一个专科院校,另一个考到了东北大学,985高校。当我放假回到老家时,父老乡亲对那个考到警校的学长赞誉有加,却似乎忘了那个高考600多分的,东北大学的学长。
很快我就切身的感受到东北人民对权力的向往与渴望,高三下学期,家里也开始考虑我要报考的大学了,放假我刚刚回到家,我妈就拿来了一本报考指导书,她将书中她觉得不错的学校都划出来,并且折了起来。我翻了几页,有军校,警校以及政法院校,看来家人都商量好了,铁了心要我去从政,我是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后来去了警校,毕业后当了个小警察,也终于成为了家乡人眼中有“出息”的人。
对此我也抗争过,警校大四那年我通过了司法考试,我觉得终于可以有选择的权力了。我不想当警察,我想去做律师,但是我低估了家人对公务员,对那一个编制的热情。律师在我的老家,东北的某个十八线小城里,就是没有正当职业的游民,父母觉得没面子,远没有公务员有地位有前途。我的抗争失败后,我进入到了体制内。我不是认为体制内有多不好,而是我知道自己真的不适合做一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我23岁坐在办公室,一眼就看到了我60岁的模样。自从我考上公务员后,父母心中的石头落地了,我那颗本应迸发出青春活力的心却好像沉寂了,我甚至不知道那是沉寂了还是死了。入职报道的那天,我跟我的父母说:“你们决定了我的大学,决定了我的工作,如果有天我真的不想做公务员了,希望你们支持我”。
体制也是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边的人想出去。但是在东北,进来的人是不想出去的,国家公务员,铁饭碗,旱涝保收,看上去确实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体制内有个最让我不能忍受的问题,那就是你永远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去执行就好,永远不能有个性,服从组织就好。这个问题磨平了多少年轻人的棱角,磨灭了多少年轻人的梦想。东北年轻人近几年对一个编制趋之若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东北经济衰退,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没有很好的就业职位,体制内成了一批批大学生理想的避风港。而另一部分东北年轻人则是选择逃离东北,一路南下,江浙沪粤有着很好的就业机会,可以一展才能,不会因为“官本位”作祟使自己郁郁不得志。这部分东北年轻人在外打拼,背井离乡也不愿意回到大环境不是很明朗的东北地区,因此造成东北经济衰退,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我也是来到上海做警察,其实我挺想回家的,但我回不去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成了我身上最厚重的枷锁。不仅如此,在东北还有着这样的固化思维,国企永远比私企好,编制永远比工资更重要,有的人进入到国企,别人总会先问你花了多少钱进到单位的,有的人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别人总会先问你走了“哪家的后门”,我难以想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还能重新焕发生机嘛?
官本位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学而优则仕,从古至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而且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东北地区,而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的,公务员队伍吸引着很多很多的人,尤其是职位不错的,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2017年国考中,中央民盟的一个职位,只招一个人报名参加考试的却有一万多人,真正意义上的万里挑一,优中选优,难道体制内就真的是一劳永逸嘛?在三十多年前,东北的国企是无数人追求的理想工作单位,后来国企改革,破产,职工下岗,成为了多少家庭的噩梦啊!如今,公务员编制是无数东北年轻人积极追求向往的,那么二十年后如果行政体制改革裁员,你们又将如何安身立命?又将何去何从?
我想很多人都曲解了“铁饭碗”的真正含义,有的人觉得“铁饭碗”就是一个公务员编制,一个极其稳定的工作,但是我认为“铁饭碗”代表的从来都不是某个行业,某种职业,真正意义上的“铁饭碗”代表了一种能力,一种无论是在何种环境下都能有选择生活与工作的权力,不会为了谋生而被迫工作,应该是有能力去选择工作,并且你能够有尊严的去工作与生活。最后引用《奇葩说》里黄执中的一句话送给我的东北年轻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在最好的年纪培养好自己的能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都能“时时有选择,路路有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