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还有不到二十天,女儿就满四岁了。虽然读了很多绘本,但是认识的汉字不到十个。
我并没有刻意教她汉字,在她两岁多的时候,我曾在她的小黑板上画过几个字,比如上、下,手,雨,她记忆最深的也是这几个字。
她能牢牢记住这四个字,很大程度是因为给她画了象形图。手,我画了一个小手的样子,雨也拆分成一片云朵下好多小雨点的样子。上和下两个字我画了楼梯和小人,一个人上楼梯,一个人下楼梯。
隔了一年左右,我再次写“雨”字的时候,没想到她竟然还记得,脱口而出说是雨。剩下三个字也记得。
对于没有给她画出图案的字,比如“爱”,当时我对她说,“爱”是爱宝宝的爱,“和”是和和的和。她觉得这两个字与自己有关,很高兴,也记住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再问她,她会想很久然后说忘记了。
从那以后,我没有再主动教过她认字,只是每次在读绘本的时候,我会把封面上的书名,用手指着读给她听。
偶尔看到有文章写别人家的宝宝两岁了能认识几百字了,三岁能认识一两千字了,是真心的佩服,心想爸妈得多早就开始培养孩子了啊,或者就是孩子本身具有这种天赋呢。当时有种隐隐的焦虑,我家女儿认字还不到十个呢。
2
对于孩子几岁开始认字,目前早教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提倡尽早认字。认为早认字有积累效应,认字越多,识字的能力越强;早认字可以让孩子更早的自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
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尽早认字会限制孩子的发展和想象力。孩子过早地认字,容易产生自满心理,同时将丰富的世界以文字固化,而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和创造力。
这两种观点都有相关的例子佐证。提倡早认字的会说早认字带来的好处,比如孩子的认知能力增强,阅读能力提高,再大点后都能自己写小说等等。
反对过早认字的举例说有的孩子小学前认识一两千字,上小学后产生自满心理,上课不注意听,等到二三年级老本吃完了开始跟不上进度,产生厌学情绪。
毫无疑问,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但究竟早认字还是晚认字好呢?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回答是要看家长和孩子的状态。
如果孩子感兴趣家长有方法,轻松愉快地学习一些很不错;如果完全是灌输式的可能适得其反,等真正学习时孩子会兴趣全无。如果能做到教者有心,学者无意是最好的,这样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无意识地学到了很多东西。等孩子对汉字产生很强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孩子识字,就会事半功倍。如果孩子没兴趣,切记填鸭式教学,逼迫孩子认字。
从现行的教育制度来说,她也认为提前认识一些汉字是很有必要,应该重认不重写,尽量在生活中认字,比如一些招牌、爱吃的食品、喜欢去的地方等等,有了语境更容易理解。如果真的一点字不识,上学后课业压力会很重,因为每天都有要认要写的字。
总结下就是,孩子要有兴趣,同时家长要有方法,如果拔苗助长,结果会适得其反。学前认识一些字也是有必要的。
我比较认同这个观点。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必着急,太刻意教孩子,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里,等她对汉字感兴趣自然就会要求主动学习了。
3
女儿之前曾让我教她写名字,只是她的名字笔画比较多,目前她只会写自己的姓“王”字。
有天晚上她自己坐在沙发上捣鼓半天,二十分钟后她开心的喊我过去。她叠好了三只纸飞机,自己剪好的三张卡片上歪歪扭扭的写着“王”字,还有画框,里面是弯弯曲曲的,一小撮一小撮的符号。
我问她这是做什么用的,她说这是要送给幼儿园好朋友的飞机,卡片上是她写的字和签名。她兴奋的说,妈妈你再教我写名字吧,我不会写。于是我扶着她的手写下了她名字的后两个字。
她开始对汉字产生了兴趣,时不时问我这是什么字,并让我教她写字。也许对她来说写汉字更像画画吧。读绘本时,如果我没有指读书名,她就会提醒我让我指着读一遍,她也会用小手再指读一遍,然后才让我继续进入主题。
趁着她对汉字产生了兴趣,我也琢磨着怎么开始引导她正式认字了。前两天在小黑板上写下几个字,开始她还记得,但是记得不牢。给她买的识字卡片,她看着上面的象形图,自己会说出别的字义,变成看图编字了。
昨天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个认字APP。晚上第一次给她看,里面设计的确实挺有意思的。故事引入,象形演变,比识字卡片象形多了,还有任务小游戏,都是围绕这六个汉字设计。一节课5到10分钟,六个字。这个时间可以接受,时间再长对眼睛也不好。
关了APP后,我在小黑板上写下了刚学的水、云、山、田、日、月,六个字,女儿自己读了一遍,全部读对了。
然后我们就开始玩词组游戏,我说水,河水的水,矿泉水的水,海水的水,她说浇花的水,养鱼的水,雨水的水。我让她再想想还有什么,她说水龙头的水,没想到她这次跳出我们常规所想的流动的水,而是说了一个带水字的固体物品,出乎我的意料。我们又继续把剩下的五个字组了很多词语,女儿的词汇储备还不错,基本都能说出几个。
女儿对这种玩法很感兴趣,也很开心,不但加深了她对汉字意思的理解,同时也是一种发散思维训练。
今晚女儿幼儿园回来,看着小黑板上的这六个字,又自己全部认出读对了。看来这个APP识字学习还是符合她的需求的。
孩子接受哪种方法,需要慢慢摸索。无论学什么,契合孩子兴趣的学习,才会让他们更愿意探索,更爱学,也会使他们自己终身受益。跟着孩子自己的节奏走,终究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