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像锅底一样压下来,一条上坡的大路一直延伸到天底下,空气突然变得很清晰,好像指引着我冲进风暴的中心。
不一会,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雨幕由远而近直逼过来,几乎一眨眼的工夫,如瀑布般的大雨裹挟了车身,直打得车皮噼啪作响。那分明不是雨点敲打的声响,而是千万颗碎石撞击金属的铿锵。
车灯和感应雨刮器已经自动开启,在大雨滂沱的沥青路上驱车飞驰,就像安坐在家中隔着玻璃窗观雨一样惬意,甚至比家中多了一分刺激和兴奋。车窗外昏天暗地,电闪雷鸣,银河倾泄,车内却响起悠扬的音乐,空调的出风口时而送来车外雨水和泥土的芬芳气息。只要握紧方向盘,放慢车速,气定神闲趟过积水,穿越风雨,那种从容和自得给人一种安全和满足。
突然一阵哭声传来!雨水敲打车身的声音,车外风雨呼啸的声音,车内音响的声音,都不足以掩盖这一阵阵凄厉的哭喊。
哭喊声伴随着急骤的雨点变成一声声尖叫:“妈妈,妈妈!”
撕心裂肺、绝望无助的叫喊已经过去将近十年,这个声音至今却仍然深深印在我脑海里。在没有捕捉到声音来源的画面之前,我的心“咯噔”一声往下沉,在风雨交加里如此惨痛的呼喊,又不知发生了什么人间悲剧。那稚嫩孩童所特有的尖叫,让我的头皮一阵阵发麻,无明的恐惧和悲伤从心窝处猛然涌上喉咙。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仿佛隔着车窗路过一出出车祸现场,无可奈何地叹息,又不忍直视,以一种极其矛盾的心情一闪而过。然后又努力地安慰自己,我只不过是路过的而已,事故现场自会有人处理,咱不能给别人添乱。又想着在大马路上不能随时停车,否则会造成安全隐患......于是,在一次次纠结中,我变成了安分的“守法”分子。
可这一次,我还是没能拒绝孩童尖叫声的苦苦哀求,忍不住向哭喊声寻去。当哭声越来越近的时候,我看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
“妈妈,妈妈!”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男孩独自在大雨中哭泣,孤苦伶仃地任由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那时正值夏日,骤雨狂拍着小男孩的皮肤,直打得小男孩尖叫连连,蜷缩着瘦小的身子,却仍无法抵挡如子弹呼啸而来的阵阵雨点。我试过淋大雨的滋味,本以为不起眼的雨滴,打在身上却是刺痛无比。这场大雨来得太急,估计这个贪玩的小男孩来不及躲避,更没想到这场雨如此猛烈,将他打成无依无靠又毫无办法的孤儿。更糟糕的是,这里是郊区,车辆行驶的速度很快,小男孩站在马路中间的隔离带进退两难,就像一只被大水淋透的小鸟,浑身瑟瑟发抖,楚楚可怜。
我连忙打开应急灯,把车停在了路边,打开车门冲进了雨里。“坐叔叔的车,叔叔送你。”小男孩毫不犹豫地伸过了小手。小男孩的家就在不远处的路边,打开家门后直接扑进妈妈怀里。
十年后的今天,午后的一场大雨,我坐在办公室里望向窗外,想起了那个小男孩,想起他在风雨中无助的哭声。窗外的海面风起云涌,我竟发现自己的嘴角在轻轻上扬,那是在风雨的怒涛里爬上岸后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