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空姐坐滴滴顺风车半夜回家遇害的消息刷遍各大媒体头条,网友们纷纷对这起事故中无辜遭遇奸杀的年轻生命感到心痛和惋惜。
5月12日,此案刚被告破,就有一篇文章引发了众怒,被网友推到了前台,名为“二更食堂”的百万级自媒体账号发文——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
光是这个标题,就足够让人呛一口血。
也是,在这个以“流量为王”的速食社会,多蹭一波热度,就可能多了幂级次的阅读量和关注度,乱“钱”渐欲迷人眼,至于伦理、道德、良心,早已被深埋地下,只露出瘆人的白骨骼。
该文用了这样的字眼描写:“她所谓的绚烂,是沾满精斑的下体,涌出的股股殷红”。
文笔之“斐然”,脑洞之大开,用词之媚俗色情,对逝者的恶意之揣测,完全不顾被害人的家属感情,颠覆了有良知的人类的想象,戳破了社会的舆论底线,被网友称为“拿悲剧做营销”。
爱·扬格曾说: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自认为精明的媒体人却做了件蠢事。
当日,浙江省、杭州市网信办对该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二更CEO也发表了致歉声明。
流星花园里,花泽类有句“名言”:如果道歉有用,还用警察干嘛。“二更食堂”作为一个多篇文章10万+阅读量的资深自媒体,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摸爬滚打,怎会不深谙博取眼球赢得流量的“另类套路”,令人寒心的是,它居然出此下策,来换取四面八方的关注,也为自己带来了“四面楚歌”和人神共愤。
“二更食堂”的口号是“做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是的,“丧尽天良”的情怀,“泼硫酸般”令人灼痛的温度,我们领教了。
人们常常喜欢去责怪少不更事和行为出格的人,却不知某些擅长以玩弄文字技巧来博取出格的自媒体,才是种种社会黑暗事件的“始作俑者”,他们披着优质的外衣,华丽丽地给公众奉上一场“人血馒头盛宴”,恬不知耻的贩卖着自己的“利欲熏心”。
只想说,它高估了自己的“猛料营销效应”,也低估了公众的“三观”。这是对“急功近利”最“猝不及防”的一种现实演绎。
令人悲愤的是,被消费的不仅是空姐,更有用鲜血和屈辱写成历史的慰安妇们。
去年,《二十二》这部描写日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的长篇纪录片,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为之落泪,人们在缅怀过去那段历史的同时,也更为敬佩这些为祖国之崛起奉献尊严和热血的老人,更喟叹和同情她们劫难后坚强度过的漫长岁月。
然而,网上很快就出现针对片中慰安妇们的表情包,诸如“我真的委屈啊”、“无语凝噎”、“不知所措”。
一石激起千层浪,表情包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愤慨。有网友留言,“如果身边有人在用这种表情包,就算挚友也要重新考虑关系,严肃的场合就是要懂得自律。”
而这些,并不是一些不道德的“个人恶搞”,而是来自某公司上传至QQ空间的表情包“杰作”。
事后,有关部门指明相关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商业效应,不顾道德底线,罔顾民族感情博眼球,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理。
看着网上搞怪、调侃的个个表情,不禁感叹那句:娱乐至死,利益至上。似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没有什么是可以放过不用来灌“猛料”的。
我们能作为表情包的,通常是过去一件小小的伤心事,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那些并不沉重的,我们才可以用来“自嗨”。而慰安妇涉及到民族的尊严,生命的惨痛,历史的苦难,怎样如此妄加戏谑而弃良知于不顾?
作为同胞,我们都不能做到怜悯和尊重,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日本人的丧尽天良?你很难想象,在伤感悲切的镜头下,在一个个苍老衰败的面容前,是怎样的恶意和功利,能沉甸甸地突破人类的想象力,兴致勃勃地做着表情包。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过去已10年,有人在地震中死去,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有人在废墟中站起来,坚强地面对生活。
当年灾难发生后,举国哀痛,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殒去,无数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
就在全国人民沉湎于痛苦之时,网上出现了几个版本的消遣短信,甚至有人因为全国哀悼日影响无法玩网络游戏而破口大骂!
这种以消遣生命来找乐、视民族感情为无物、揶揄受灾民众的态度,足以让人震怒,身为同胞,我们不能去现场慰藉灾民的心灵,但也绝不能对生命进行漠视。
某贴吧里,网友发现有人玩个游戏居然拿汶川大地震说事儿,出现了“楼主是汶川地震孤儿,鉴定完毕”这样消费调侃的话。
此条信息下散发着浓重的火药味,网友纷纷义愤填膺,表示即使自己不是四川人,也要咒骂你!
天灾可怕,“人祸”更可怕,伦理道德底线的丧失,才是有血有肉的国人最大的悲哀,是值得整个社会反省和沉思的课题。
如此种种消费死者、伤者事件发生后,有人为自己开脱,解释自己并非恶意,只是单纯想表达下自己那时的痛苦、无奈和挣扎,并非嘲弄之意。
这种解释,简直是强词夺理,滑天下之大稽。漠视无辜的生命,能对其加以消费、任意调侃,进而达到自己为人所不耻的目的和虚荣心,是对生命的“二次谋杀”,是吃蘸着人血的馒头。殊不知,你消费了别人,也透支了自己的良知。
思想家蒙田曾说: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只求有人的良心。
无论社会发展的节奏如何快,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必须建立在有基本伦理道德和良知的基础上,对生命更要报以敬畏之心。作为有众多粉丝的自媒体平台,不惜牺牲品牌声誉、消遣死者来谋取利益,借伤害逝者亲人的感情,来提升自己的流量,这不是一个媒体人要做的事儿,媒体人应该是宣传正义、打击丑恶的“金箍棒”,理直气壮的说辞和巧言令色的解释并不会为“火眼金睛”的民众所埋单,更不会为正义所原谅。
你消费了可贵的生命,你就别怕被消费成万众唾弃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