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刻老寿山艾叶绿印章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初字香补,中年更字昌硕,民国元年以后以字行或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缶、缶道人、苦铁、破荷、大聋、酸寒尉、芜菁亭长、五湖印芒等,浙江安吉人。他是晚清最后一位杰出的大艺术家,在诗、书、画、印等方面,超绝古今,自成一家,成就极高,其流风余韵一直到当代。
篆刻,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楷书始
吴昌硕篆刻作品
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影响,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
吴昌硕在继承前人冲刀法和切刀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诸家之长,在大量的篆刻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将冲刀和切刀两种刀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冲切结合的刀法。这种刀法灵活多变,或冲中带切,或切中带冲,甚至切中带削……这种多变的刀法,把冲刀的猛利、挺劲、爽快与切刀的含蓄、浑朴融为一体,将书意和刀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他的篆刻刀法雄浑朴茂中寓秀逸的个性化特点凸现了出来。
材质为老寿山艾叶绿石
寿山石主要出产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市郊北部约30多公里的寿山乡,日溪乡,闽侯县等地。 寿山村是寿山石的唯一的原产地。其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北部,出福州市区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盘山公路上行车三十余公里就能到达寿山。 寿山村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寿山村由群山所环抱,正是这些山头构成了寿山一道道亮丽的的风景线。以寿山村为中心的“百里连亘”、“万山村立”的群峰里,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从高空俯视,一条美丽的线条—寿山溪镶嵌在寿山上,有“石帝”之称的田黄正是出产于寿山溪自身及周边。
此件藏品持有者:是北京的张先生,寿山艾叶绿印章 ,157g高为7○mm,边宽27mm,印文为鹤寿,边款为寿石仁兄大法家:甲申一月九日:倉石吴俊明代谢在杭:评寿山石以艾绿为第一,可见艾叶绿是神品,又称绿田黄。此印章尺寸为文人雅士(古代)把玩最好的一尺寸,70X27,出售价格面议。
艾叶绿石是一种肌体中含有银色金属沙点的矿物,如繁星闪烁夜空,绿中透出黄色,清中期以前排为石中之首,是难得一见的宝物,因北方地理气候所影响,石质成熟的辽宁老坑所产为第一,其次为福建寿山所产,因古典记载有限所至五花石坑具体位置至今成迷,有史记记载清康熙御赐寿山在今吉林省境内,为康熙狩猎场地,解放前归辽宁,辽宁产艾叶绿石,及五花石坑地点还有待考证。
艾叶綠是闻名遐尔的寿山石中最为稀有和珍贵的品种,被人誉为寿山三宝之一。可惜艾叶绿这种印石明未就己绝产,那时灯光冻:田黄:鸡血还很多,只视为普通的印章石是印永刻章材料而己,还未进入藏家视线。但艾叶绿在文人的追逐下,已贵比黄金地位达到收藏级,藏家还往往珍爱有加,密不示人,无缘者难得一见。趆是名人刻章,材料趆要名贵,吴昌硕的名头不是随便在一块印章石上刻字问。此块石材完全付合吴大师的身份,尺寸比例又是文人雅士珍爱把玩的最佳选择。(7O毫米X27毫米)方形最难得,方形最珍贵。
此件藏品持有者:是北京的张先生, 材质为老寿山艾叶绿石,重为',157克,高为7○mm,边宽27mm,印文为鹤寿,边款为寿石仁兄大法家:甲申一月九日:倉石吴俊,出售价格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