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优游>
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活动是一项由家长与学生新发起的活动,在活动中主播们将按照固定的频率分享诗词、历史、古典小说、文学常识的知识,讲国学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将古老的华夏文明传承下去。活动从2018年3月25日开始,目前有数十听众与主播共同交流。我是诗词主播猫猫。
hi你们好,我是猫猫,上周大家学习了苏轼的《赠刘景文》,本周让我们走近苏轼的另外一首诗,《题西林壁》。
在正式开始前,先听猫猫白话几句。
今天的内容与平常有一些区别,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前言、基本内容、深入学习、思考拓展。
由于考虑到大家的学习水平正在随时间增强,我会简化讲稿,只留下比较重要的笔记内容,方便大家查找与记忆。
(少去口头语等,只剩下简单的注释与部分赏析理解)(完整讲稿也可以专门找我提取,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我一直在努力地尝试去改整个我的讲解的氛围,因为讲解这个东西需要兴趣、更需要对症下药。由于我的听众从四岁到青少年乃至到中年老年,包含了一个非常长的跨度,我对整个教授体系进行了一个较大整改。
本次的分享中,刚入门的同学可以仅仅只学习“ 基本内容”部分,包含诗的基本信息、诗的翻译、平仄、入声字。
能力更强的听众可以再学习后面的“ 深入学习”部分,包含了创作背景、全诗赏析、个人与他人见解、产生影响、相关故事等等维度更高的话题。
最后一点是想要反馈的同学必做的,即“思考拓展”部分,里面列举了几个反馈内容的题目,如果想要对本诗进行反馈,如无特殊情况请回答本部分的题目。设立这个部分主要是因为,在前几次分享的反馈中,大多数人只是选择把讲稿重新念一遍,让孩子嗯嗯啊啊的回应,效率并不高。因此我会提出一些思考型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寻找答案对诗词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喜马拉雅音频《题西林壁》
(另:有同学反馈无法点开链接,下载简书app在app里查看即可收听~)
基本内容部分
好了,说完了这些基本要求以后,我们进入第一个部分: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这首诗是这个样子的: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目导读: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是什么?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大概的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
深入赏析部分
本诗的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关于这首诗的深入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课外拓展部分
以下内容请量力而行,尽量选择自己能接受范围内难度最高的一种回答,可以有更多的收获哦!
排列顺序由难度低至高。
另注:形式可能有一些像是考试题,有些功利。但我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激发大家对此的兴趣,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当然也可能最近帮老师出了一堆语文题脑子转不过来了qaq)
1.学完这首诗后,我们了解了一个人生哲理。请举出你生活中发现或发生的例子(至少三个)
2.如何才能实现“横看成岭侧成峰”?阅读附录1的材料,尝试画出横看的主视角示意图与侧看的主视角示意图,(有能力可以尝试根据资料画出一个庐山的样子。)
3.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查找“苏东坡突围”的有关资料,这首诗是他在“苏东坡突围”时期写的吗?如果是,他当时还写过什么名作?如果不是,苏轼当时是东山再起、还是一颓不振?
附录1:
《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山岭指连绵不断的高山。
山峰指独座的高山尘,是山脉中突出的部位。
当有一座山脉延伸,(比如东西向延伸)你看山脉的视线和山脉延伸方向垂直时(南北向)。看这座山脉就是横着的连绵不断的高山。(所谓的横看是指以自己为参照物观看事物的外貌,并不一定是事物的真实外貌)
竖看也就是诗中所说的侧看。当有一座山脉延伸,(比如东西向延伸)你看山脉的视线和山脉延伸方向平行时(东西向)。看这座山脉就是竖着的,你的视线会很狭小,可能看不到山脉的全貌,在你的印象中你看到的就是一座最高的山峰。(实际上可能不是,你的视线被遮挡了)
这就是本期我要分享的内容,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