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跟老公一起见了研究生的同学,一晃我们毕业十年了。
昨晚同学发了一张毕业的照片给我,可惜我们却再也凑不齐这八个人了。
感叹天增岁月,人增zhi(脂)
刚毕业的第一个十年是不容易的十年,也是同学相互之间拉开差距的十年。
听着同学讲述着职场的奋斗史,每一个人都有一部血泪奋斗史。每一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你我都一样。
同学在研究生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去听着老乡去了一家公司。他说在刚去的几个月每天的任务就是打篮球。
不知道为啥去公司不是去上班,而是去打球,然后老公也说,在他的第一份工作里,由于是一家矿山企业,篮球文化也是非常的浓厚。每年都是篮球比赛,哪些篮球比赛中的佼佼者都能够受到重视。
他说,原来老乡是想培养他的同盟。但是也会挖不少的坑让你去跳,你能够跳过哪些坑,你也就能够躲过不必要的麻烦。
有一天晚上,突然对你说,你把这个材料搞出来。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这个是充满挑战的。
虽然我们不能带着一身的经验去奋斗职场,但是我们可以带着一颗坚持不懈天生牛犊不怕死的精神去克服你给我挖的坑。
经过不懈的努力,总算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样在公司里面也就有了站住脚的资本。
要想在一个地方站住脚,你需要的就是不可替代的资本。
最终又有一个难啃的差事,他说他被外派到贵州待了三年。
在这里又是一堆的复杂关系。但是这些对于我来说是从来没有遇到的,我说我跟我老公两个人平平淡淡的。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按照顺序来,结婚,生娃,买房。然后正常的朝九晚五工作。
他13年结婚,到去年才生娃。这过去的几年,由于压力大,然后不敢生娃,或者说其他的……
有些人对于事业要求高,有些人对于事业要求不高,有些人能力强,有些人很淡定。
只是觉得人过了35岁之后,需要适当的给自己做减法。
口号容易说,但是实际上怎么做到,都是不那么容易的。生活怎么做减法?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减少尽可能对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些无益的朋友。
在35岁之后,我们需要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就像现在每天习惯了锻炼身体;习惯了早起,习惯了阅读;有时间尽可能多的陪伴娃。
有些人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外面的,这样家庭是没法兼顾的。
最近在看老唐在发一些关于经济的规律,觉得在很多不懂得知识面前,唯有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