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于学忠报道)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14日上午,盖州市古城文化艺术促进会为进一步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老艺人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向他们送去新春祝福。
慰问组一行先后到太阳升办事处花园坨子、高屯镇花红沟村等地,走访慰问了我市盖州皮影戏林世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盖州风筝工艺赵秉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盖州高跷王吉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石忠英(营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各级非遗传承人。
走访过程中,慰问组为每位传承人、老艺人送上了新春的祝福并带去了米面油、鱼、肉、水果等慰问品,详细询问了每位传承人、老艺人的身体、生活状况和在传承工作中的想法和困难等,并听取了他们对保护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一直以来为盖州非遗保护工作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谢与肯定。
盖州风筝起源于清代,曾鼎盛一时。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盖州风筝日渐衰势。到日伪时期,风筝艺术受到极大的摧残,濒于灭绝。建国后,以“赵氏风筝”等流派为代表的盖州风筝传统手工技艺再放异彩。盖州风筝手工技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独到的民俗艺术价值,是当地乡土民俗、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满汉杂居的历史文化背景,使盖州风筝体现出辽南满汉族乡民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成为中国重要的风筝制作工艺流派之一。盖州风筝造型逼真、生动,多取材于民俗。风筝“化蝶”就是根据民间传说“梁祝化蝶”的故事设计制作而成。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将传统的硬翅风筝上下翅对称的特点改为适合“蝶”的造型要求,即上宽下窄的不对称造型。并且在上翅边缘增加了一处“衣袖”,在造型上更加贴近了“蝶”形,使化蝶的寓意更为突出,成为盖州风筝的代表作。第四届北京风筝会(蜻蜓)获第一名。盖州风筝的主要类别有大、中、小及微型之分,形制上有硬翅、软翅、平面、立体、板式、串式、折叠式、组合式等不同的类别。盖州风筝造型多以花、鸟、虫、鱼为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的艺术形象也经常成为盖州风筝的创作题材。盖州风筝保留了传统风筝艺术的民俗特点,体现和适应了辽南和东北地区民族、民俗的欣赏习惯。 盖州风筝的主要工艺特点为骨架、面料及绑扎均采用传统用料和手工艺精细加工,工具独特,技艺精巧,题材多,取本地满、蒙、汉乡民的风尚习俗,作品造型逼真、线条粗犷、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乡土情味。盖州风筝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清末至今,盖州风筝手工技艺的传承群体主要是以“赵氏风筝世家”传承人赵秉泉以及段洪义、刘惠文、薛成波、孙文斌为代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盖州风筝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赵秉泉如是说。
据了解,盖州石氏泥塑起源于清代同治年间,兴盛于清代末与民国时期。早期在高屯、榜式堡和盖州城及周边乡镇流行,后逐渐发展到大石桥、海城、岫岩、庄河、瓦房店等地。当时有流传的顺口溜说:“小孩小孩你别哭,听听我的拨浪鼓,小孩小孩你别闹,吹吹我的泥泥哨。”
石忠英作为新一代的泥塑艺人,他不仅继承了家传的一些独特技法,而且深受现代戏剧、年画、工艺美术的熏陶,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不囿于固定的形式,而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去创作,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形式上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使作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富有变化,逐步发展成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石忠英说,创作泥塑的时候总有左邻右舍的孩子跑过来瞧瞧,有时还跟他学个一招半式,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却不多,“把这套手艺传承下去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不管有没有基础,只要想学,我就愿意把全部技艺教给他”。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盖州“石氏泥塑”被列入营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忠英说,这是对他莫大的鼓舞,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石氏泥塑”创新、传承下去。
走访中,慰问组希望各位传承人、老艺人都能够保重身体,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和时代发展特点,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培养新人,以赋予非遗项目新的活力。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在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延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通过组织走访慰问,也进一步营造了我市尊重传承人、支持传承人、服务传承人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