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小伙伴们的心犹如受到了春风的拂面。今天的天气仿佛是特地为我们准备的一般——今天2018级4班假日小分队要走访高则诚纪念堂了。
踏着冬日的暖阳,几个小家伙在公园相约!咦~怎么还没来呢?那我们先玩会跷跷板,享受下冬日的阳光,感受它所带给我们的静谧与悠然。
“到了!到高则诚纪念馆了!”一个眼尖的小伙伴激动的叫了起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高则诚纪念堂”六个大字引入眼帘。听爸爸妈妈们说,这遒劲洒脱的大字是当代大戏剧家曹禺先生亲笔。整个建筑古朴雄浑,堂顶龙盘虎踞,门台庄重典雅。走进细看,门前一副楹联:“此地曾蕴玉,其人可锈金”,横额为“南曲祖师”。
“为什么高则诚是南曲祖师呢?里面是什么样的呢?”好奇的想着,等会一定要好好参观!
入门可见即是高则诚先生雕像,上面有着高则诚先生的简介。高则诚,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瑞安崇儒里(今阁巷镇柏树村)人。《琵琶记》是他的名著,堪称中国戏曲版本之冠,朱元璋览之赞曰:“四书五经,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琵琶记》被视为传奇的典范,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中国古代五大名剧,也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哇,怪不得高则诚先生被尊称为“南戏鼻祖”和“南曲祖师”呢?!
抬头一看,是高则诚纪念堂匾额,它由中国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先生题书。瑞籍画家郑鹍为高公造像,刻画出了一个既有“清谦耿直、恬淡自守”的气质,又有“几回欲挽银河水,好与苍生洗汗颜”的气度的高则诚标准像。 悬挂在画像两侧的对联是曾联松书写的高公自勉联,上联是“劲松三径依稀在”,下联是“老菊东篱淡泊情”。人生遇事,淡然处之,又有几人?吾自勉之!
四处走走,发现高则诚纪念堂内有大堂陈列室、高则诚衣冠冢。内堂陈列内容十分丰富,真是一饱眼福呢!而高则诚衣冠冢墓碑上刻有“高则诚之墓”六个大字。墓后屏风两侧有苏渊雷手迹“南曲琵琶翻别调,东嘉风雅属斯人。”
“这有好多柱子呢?”“对啊,每个柱子上面都有字呢!”“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柱子吧!”“16根!”
“老归山林,悲世事,吐心声,朝朝暮暮,拍歌琵琶记;壮游宦海,邻苍生,舒愤懑,岁岁年年,弹泪柔克斋”,这幅由杨作雨撰,郭仲选书的楹联浓缩了高则诚坎坷的一生。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今天的我们收获满满,你认识高则诚了吗?你也来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