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做到切实解决人民的烦心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忠诚于人民,绷紧思想弦。忠诚是新时代中每一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底色,无论是对党、对国家政府、对人民,我们都要保持忠诚,不负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保持对工作的敬畏心,要做到时刻坚守党规党纪、坚守政府的条例和要求、坚守群众的期盼和诉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永葆“赶考”心态,保持清正廉洁,将为民服务宗旨作为行动指南,打造优秀青年。
工作要尽心,干净为本色。工作中履职尽责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基本工作要求。在基层服务的干部更应该在实际行动中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不惧艰苦,即使面对简陋的工作环境和无尽的黄土,也要保持对党忠诚,用青年人的热情坚持到底,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人民最需要的土地上,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发产业,创增收,爱岗敬业、认真踏实,自觉约束好自己的行为,恪守清正廉洁的工作品格,做到干净为人,衷心为民。
担当为要义,实干则兴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告诉我们,实践才能出真知。年轻干部不仅要履职尽责,也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遇到困难勇敢上,不退缩、不畏惧,多到乡村、农户家中走访,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玉不琢,不成器,人如玉,不经过一番考验,就无法成长为能担重任的顶梁柱。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成长为有担当的人,不拘小节,站在更高的视野和角度,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