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时候,我去参加一个新媒体大会。
主讲人介绍了一个案例,曾经有一个短时间内发展迅速的自媒体人。他时常在各种大会上夸口,声称自己的粉丝每天定着闹钟等着看他发广告。
如他所言,前几年他经常炮制出阅读十万以上的文章。然而就这一年以来,他开始疲于写作,文章质量下滑。阅读量屡次下滑,从原来10万加,到现在偶尔在两三万左右徘徊。
自媒体这件事情,不进则退。当大家的阅读量都在上涨的时候,原地不动就已经是失败了。
主讲人以此告诫大家,不要把别人对你的爱当成自己的附加值,如果你一直没有在向前走的路上,总有一天你会失去那些曾经追随过你的人。
世界上真的没有太多人在认真爱你。
你天生不是罂粟壳,没办法让每个人都上瘾。爱你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你值得被爱的基础上。
别和我说,爱你的人不管你飞得高不高,只在意你飞得累不累。
——是的,只要你尽力飞了,航线对了。高不高并不重要。但这不代表你固步自封,躲在牢笼里享清福,大家还得给你竖着大拇指说:真棒!
爱是有阈值的。区别只在于:视情感的亲疏,分阈值的大小有所不同。但一旦超过了这个阈值,这份爱便不存在了。
有一次去福建龙岩的边陲小镇采风,台风天前家家户户都忙着加固屋顶。只有村头不起眼处的一座漏顶的破宅前,呆坐着一个老人。
后来听同去采风的人说,老人的儿子在村里横行霸道习惯了,在派出所里几进几出,最后一次更是盛怒之下打爆了对方的头。
他的母亲被人指责,成了默默的承受者。村里人的怨气无处发泄,就将其通通算在这至亲头上。
那母亲原是朴实忠厚的农民,却也背上了作奸犯科的恶名。村中人啧啧啧地乱下结论,说他们家中只有一个独子,小时候全村没几个孩子能喝上酸奶,母亲每天要买一包给他尝,结果宠出来的毛病。
老母亲抹着眼泪,愈加之罪,何患无辞。
如若他是一个好一些的少年郎,可能村里人的口径便会大不相同,大家以他为豪,也便会以他的母亲为好。
当你成为了一个差劲的人,爱你的人也会被“连坐”。
这世界上怎么有那么多人爱你?亲人之爱的阈值一般最高,不容易轻易的背叛,但若是,有什么出格的行为,超过了这个阈值,再深厚的感情,也救不了一个失足的人。
因为世上才没有那么多人真的在爱你,所以,不仅有了爱要珍惜,没有爱也不要怕。
我有个小学同学,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拼,顾不上管她。
那时候她觉得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就是他的一切,一叶障目,除却父亲的爱,对其他人的爱都视若无睹。
于是我们眼睁睁看着亲戚的疼爱、老师的规劝、同学的帮扶都被拒之门外,而她的整个少女时期都在为了忤逆父亲而努力:早早地跟着她的男朋友去了外省,早早的挺着大肚子。
到了现在,二十多岁,抱着一儿一女和已经被吞噬掉的少女生活,她终于原谅的父亲。
她也感慨,其实父亲只是无法间爱挂在嘴上,而付诸于行动的那些爱因为年纪太小有感受不到。
如今自食其果,后悔莫急,可惜人生不能重来。
我也遇到过很多读者,向我抱怨不堪的原生家庭、勾心斗角的同事和差劲的夫妻关系。说实话,我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毕竟感同身受这个词,在苦难面前,都像是空话一句。
但我相信,一个人的人生里不可能只有一种爱。如果失去了其中一种,不妨努力争取另一种另外一种来补。
幻想着获取所有人的青睐,本来就是一种痴心妄想。万千宠爱于一身,只有早期言情剧里的圣母女主角可以做到。
就像追星的时候,就算我“千金散尽”成为vip粉丝,自以为付出千百倍的爱终有回响,但可能下次你出现在他面前,他依然不能说出你姓甚名谁。
人与偶像的关系远没有你自己想象得来得亲密。不只是人与偶像的感情,任何单方面付出的感情,阈值都是低的。
因为关系的不对等,你才会不断掏心掏肺地对另一个人好,企图获得相应的回报,可惜总是事与愿违。
扭转这种局面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一天,你拥有某种优势,让对方刮目相看,或许可以提升他心目中的临界值。
世上才没有那么多人真的在爱你。
有人嘴上说着爱,心里却在摇头。
任何的爱都像是吸血鬼。任何口口声声说爱的人,都可能在太阳升起后,咬着你的脖子不松口。
明白了这一切,就不再因爱而有恃无恐,即使多了爱,也不再诚惶诚恐,反复试探,再三透支。
也不至于让爱无孔不入。即便缺了爱,也内心透亮自在。
只有最好的你和我不断向前的你,才配得到一份持久而绵长的爱。
不要把自己太当一回事了。
我毕生所做,不过是为了有人能觉得所爱值得。
这世界爱你的人只有几个,别让他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