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分到小满挑战营之第9天 奔跑在春天里

 1991年8月我从大学毕业后,来到通州中学工作,至今已有34个年头。在这34年里,我在语文园地里耕耘,从一位懵懂的语文老师,成长为相对成熟的老教师,今天做这样一个汇报,也是对教育生涯的梳理。

我很幸运,大学毕业就分配到富有深厚学养的通州高中,浓浓的科研氛围,老教师的无私传授,让我能很快适应教学;我很幸运,加入通州区“名师之路”,南通市特后班学员,南通市“1115”名师工程培养对象,通州区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在名师的引领下,我跑得越来越快;特别感谢在坐的每一位成员,对我的成长给予无微不至地关怀,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下面我简要地汇报一下,我近年来的研修及取得的一些成绩。

我的教学生涯可以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为分数而奋斗,每天就是备课、改作业,读得最多就是教参、试卷,尽管考得不错,但什么称号也没有;第二个阶段就是开始研修之路,除了备课、改作业,腾出大量的时间阅读、看课、写文章,尽管辛苦,但教学理念,课堂模式在悄悄地改变。

我除了上个之外,完成“五个一”:每天看一小时的课,最近在看全国青教赛一等奖的视频课。去年应南通市教育工会的邀请,担任南通市青教赛评委,青年教师的说课及阐述教学理念让我眼前一亮,这两天在B站找到视频课,认真学习,反复揣摩;每天做一篇阅读,不在高三,但要有高三意识,每天做一篇阅读,是让自己保持比较强的解题能力;每天读一篇古诗词鉴赏,这是我的喜好;每天读一小时课外书籍,有教育类书籍,也有小说、散文,《南方周末》每期必读;每天写500字以上的文章。

近年来,我阅读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永恒》《活在课堂里》,成尚荣所长的《做立德树人好教师》《教育家精神》,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朱永新教授的《我的阅读观》《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教育一起向未来》,吴松超院长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刘祥老师的《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最近参加常生龙院长组织的读书会,共读成尚荣老师的《教育家精神》。

很感谢学校让我担任教科处主任,没有繁忙的事务打扰我,我就在“五个一”中消磨着时光。边读边写,这几年我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省级论文7篇,每年都参加“行知杯”论文比赛均获省级奖。

2018年参加南通市优课评比获一等奖,2019年获评南通市特后班学员,2020年被评为南通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2022获评南通市学科带头人,2023年获评江苏省教学名师,获评“通州区首届园丁奖”,成立“通州区名师(名校长)从晓工作室”,2024年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