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的一次非正式讨论中,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的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如果银河系存在大量先进的 外星文明,那么为什么连飞船或者探测器之类的证据都看不到?
银河系大约有2500亿(2.5 x10^11)颗恒星,可观测宇宙内则有700垓(7 x 10^22)颗。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现在围绕这些恒星的行星中,那么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应该有相当大数量的文明存在。这也符合平庸原理的观点,即地球不是特殊的,仅仅是一个典型的行星,具有和其他星体相同的规律和现象。
——————
以上是费米悖论的大致内容。
也就是通过人类这么多年对宇宙的观测,发现了宇量的恒星以及基于合理推测更大量的行星。那么即便以极小的概率出现类地行星。宇宙现有的智慧文明都会比地球上沙粒都多。
但是奇怪的是人类至今为止都没有发现有其他智慧文明存在的证据。没有外星人拜访地球,甚至没有观测到宇宙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的信号,在我们人类观察视角里,宇宙寂静无声,似乎只有我们地球人类文明一支。
这就存在一个理论存在极大数,与观测结果接近为0的悖论现象。
基于这种悖论现象,人类从科学界到艺术界等各界人等做出了很多解释。
比如,一般百姓大都知道的著名科幻小说《三体》,就基于此假设了“黑暗森林”理论。说由于智慧生命之间怀疑链存在,都会假设其他智慧文明会对新出现的其他文明率先发动敌对攻击。因此新出现智慧文明一旦暴露自身存在位置,就会遭到更先进文明的降维打击。所以基于这个局面,宇宙中寂静无声,没有其他文明存在的证据。这就是那句“不要回答”起因。
当然黑暗森林理论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就是如果黑暗森林是一个众多文明“共同遵守”的潜规则,就意味不同文明可以并事实实现了“共存”。既然共存是一个客观事实,为什么要消灭其他共存者来体现共存的潜规则呢?
同时历史实践显示,存在必留下痕迹。消灭其他文明必留下自身存在的痕迹。你如何确定没有更高级的文明用你出手的痕迹为线索锁定你的位置呢?
《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理论,原则上是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假想。这种观念的形成,究其根本,还是几代中国人,在近现代被西方胜人向恶文明竞争中,一度落后失利后。对西方向恶文明(落后活该挨打)认命式理解,在文艺作品中的一种反映。间接反映了一代人里中很多人 对华夏这类自强向善类型文明(在人类漫长历史中短期失利后)能否再次崛起,并引领人类前进的一种极度悲观的信念。
本文,笔者将从人类文明演化历史的长历史角度,对费米悖论进行解读。解读过程部分与《三体》“黑暗森林”有关,但是结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