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写给所有漂泊在外的人的故事,它告诉你漂泊的意义何在,也告诉你漂泊的终点又在哪里……
爱尔兰姑娘爱丽丝随着爱尔兰人大批涌入美国的移民潮中来到了纽约,远离家乡,远离亲人,通过她的努力,渐渐在布鲁克林扎下根来,从此安身立命……
整个故事温暖清新,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般向观众娓娓道来小镇姑娘爱丽丝的故事。
她的故事并没太多传奇的奋斗史,情节上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她就是以一个万千在外漂泊的人的缩影,帮助观众的你回望你所走过的路和人生。
无论是爱丽丝在去往美国的船上狼狈不堪地把仓房弄得臭气熏天,还是在高档百货公司做售货小姐无法对顾客微笑的脸,还是当乡愁击中她时无法化解的孤单……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屏幕外,每个曾经孤身漂在外面的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共情。只是,我们忘却或麻木这些艰辛的办法各不相同而已。
比如:思乡病。《布鲁克林》里的思乡病被神父劝慰着:这并不可怕,早晚会从你身上传到下个人身上,就像一场流感。
虽然说的很轻松,但事实也是如此。寒冷之夜的高烧下,你会想着如何熬过这一夜,又何曾想起哪里是家乡?
又比如:爱情的犹疑。即使是离婚的单身女子,即使寄宿在女子公寓,但那个女人也同渴爱的我们一样,依然渴望一个家,依然渴望和一个有些小毛病的伴侣过着放屁抠脚的日常。即使在异乡,我们依然想培育出一份感情,依然想敞开心房。
再比如:动摇。当回到真正家乡的时候,漂泊在外的你,许是也会问一声自己:如果当时家乡就这么好,我还要不要离开。但你转瞬又发觉:现在的你,正是漂在外面的你塑造而成。所以,这世界没有如果,也不需要质疑。
于是,《布鲁克林》成就了电影的主题。它不是漂泊,而是找寻,就像小鱼不断洄游,只为找到繁衍生息的洋流。
无所谓真正的漂泊,也没有旅途的终点起点,你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任何地点和空间,有了这份底气,从此,此心安处即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