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头条,ID:翩翩翩,文责自负。】
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果实,冬有藏。这是万物的时节,也是作为一粒种子生长的规律。而人,作为灵长类最高级的物种,自然也是一粒种子。
为什么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走进《种子》一书会给我们答案。
该书作者乔恩·戈登,拥有企业家、演讲大师,畅销书榜作家等闪耀头衔。这本书是他畅销书之一。这本书就是作者奉献给我们的一粒种子,让遇见它的人都获益匪浅!
该书主要讲了一个叫乔希的年轻人,在工作多年后陷入迷茫、困惑、失去工作热情!以至于老板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两周带薪时间,考虑是否换工作!
故事就围绕乔希遇到一位神秘智慧的农夫给他一粒种子,并承诺只要他找到适合这粒种子种植的地方,他就会找到人生目标和意义而展开。
找寻之后经历种种,乔希越来越明白,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都是一粒自己的种子,也是一粒他人的种子!
1、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独立与众不同
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从受精卵孕育,到呱呱坠地,到生长成人再成家立业再垂垂老去直至生命终结,这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轮回,因此,我们是一粒自然的生理种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
从精神思想上来说,一旦我们找不到目标没有方向就意识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就会陷入迷茫、困惑、甚至失去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如同行尸走肉般了无生趣。正如农夫对乔希说的:
“目标是我们最根本的指导体系,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方向。目标赋予我们热情,因为热情,我们有了信心和追逐梦想的活力。没有目标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一旦找到目标,你就会发现创造世界万物的力量”。
所以你决定把种子种在身处的地方,你就会发现自己就是这颗种子。
2、一粒自己的种子,结自己的果实
在生命过程中,只有自己经历过,淬炼过,体悟过、反省过,才知道人生百味,才知道到底自己需要什么,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所以,我们,也是一粒自己的种子。
就像我们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深深扎根于乡村稻田深研杂交水稻,目的就是:“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到自己手上去,我们要担当起来!”袁爷爷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他还说:“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这位伟大而平凡的匠人,就是一粒种子,一粒自己的种子,一粒造福于世人的好种子!
3、一粒他人的种子,自己的果实成就他人的种子
最后乔希发现适宜于种植种子的地方原来就是自己的工作单位,他雄心勃勃,精神焕发,积极地投入工作中。他更多的是在工作中服务他人,帮助他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所有人都种下自己的种子。乔希的做法是帮助团队所有人找到存在的意义。这是一种利他思维。无数的例子证明只有帮助他人不计回报才能实现共赢。日本稻盛和夫的“利他”经营哲学;周岭《认知驱动》里的“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都说明这个道理。
每个人都是一颗等待播种的种子,种下之后就需要支持、养分和光照。
相信每个人都有来到这个世界的理由。那些指导、鼓励、建议的人们,都能滋养我们,给我们的灵魂提供养分,给我们的种子提供成长所需的光照。只有成为能给与他人、利于他人的种子,我们才会成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一粒好的种子。
书中农夫就是一粒别人的种子。他一直在做帮助别人解惑指点迷津的事。这是他很喜欢做的事,他一直在种植爱的种子,传递爱的力量。乔希就是他的收获。“他自己的人生意义就是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人生意义”。
你生命中的果实,会变成他人种下的种子,对他人提供的帮助和对世界作出的贡献,都是生命中的果实,而这些果实就会变成他人种下的种子。
所以,你也是他人的一粒种子!
我们都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努力向阳而生,尽力生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如果你也认同你这个观点,就请打开这本书吧,它会带给你不一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