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帝国的坍塌

      汉初著名政论家贾谊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译文:一个平民发动起义竞使秦朝的宗庙被毁坏,连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不施行仁义的政策,使进玫和防守的形势截然不同啊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看到这里谁都会脑袋里出现两个字眼儿——暴政。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是怎样的“暴政”使一个如此庞大的大一统帝国轰然坍塌。在这里我总结了四个原因;


一 制度不改

     触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为 当天下暴雨道路不通畅 不能按时到达渔阳 按照秦的律法 违期皆斩

     能在众多网文中看到多学者的讨论 经常会提到:成也商鞅 败也商鞅; 或直接引用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 

来表达对两千多年前秦律古老的敬畏与抗议之心。

      秦凭关中险要 以法变革 为强盛之根本 灭六国之奠基,然而在并吞六国之后 并没有因时势而做出更深层次的制度改革

秦的制度强盛于关中一国,却不能使关东诸夏与之融合,因地制宜,已不能满足一个大一统王朝发展前进的稳定。虽车同轨 书同文,郡县制沿用至今,然秦律不更今可用乎?

     正如汉初陆贾所言:“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

二 建设不停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朝的杜牧于《阿房宫赋》中极尽想像的描写了其宫殿的雄伟壮观。

殊不知 这只是其大兴土木的一个缩影罢了。与此同时 咸阳通驰道  向北修筑连接燕赵长城,西南置栈道、五尺道,凿灵渠而接岭南。这些代表性的工程因滥用民力 也成为了暴政的一部分。

    曾有独到见解的朋友提出, 世人都说秦滥用民力,可始皇帝何曾又不是在消化和瓦解六国的劳动力。故而不少人也只能叹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 扩张不止


    “郤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通过这句话不难看出蒙恬北击匈奴的成果。

     与此同时秦始皇命屠睢和赵佗南平百越,采取赵陀等人的意见迁移关中50万秦人至岭南与当地人民族融合,但导致关中空虚,大大动摇了秦的统治基础。

     以致于起义军西进 诸侯并起 南北两军不归,章邯赦囚而击之,终兵败自刎,

四 后事不周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东巡亡于沙丘 有些趣味的是和赵武灵王死在了同一个地方。权利交接本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历来屡见不鲜,突然性与特殊地点的死亡

无疑不能处理好身后的安排。所以赵高专权,扶苏自杀,李斯腰斩,读之扼腕叹息,何尝又不是情理之中。


    千秋功过 春秋往复,于始皇帝对诸夏统一的奠定来说 无愧千古一帝!                                                       

                                                                                                                                                                                 2017.8.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怀着深情与目光 匆匆瞥你一眼 我将带着诗私奔了 在你焦灼与虑盼中远走高飞 穿过无涯的田野 踏过水面平湖浪花汹涌 遇...
    跟住阅读 170评论 2 2
  • 这本书中的内容都是精华,文章也很简洁了,但是我要让他更简洁更易懂,由于我是一个初学者,所以就用我自己能够理解的直白...
    Miridescent阅读 568评论 0 5
  • 夜半月高升,花下独抚琴 问君何故喑,唯龙知所思 眉间朱砂紫,皆为伊人殇 若知相思苦,愿不曾相识
    青苋阅读 225评论 0 0
  • 沖了一杯咖啡 拿著下午蛋糕店買來的虎皮蛋糕啃著(半年多的時間沒有空自己做甜點了 超懷念那些個繁瑣的製作過程)頭暈乎...
    蝙蝠77阅读 1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