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三
选自《第2章 你还能变聪明吗?》P33
信念如何塑造成就
对自身优劣势的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制定的目标。如果我相信自己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学得不错,那么下决心成为一名工程师便是有道理的。如果我相信自己四肢不协调、动作缓慢,那么试图加入大学运动队可能就不太说得通。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影响着我们对事物可能性的认知—甚至还影响到我们的实际成就。
有趣的是,这不仅仅在于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拥有某种能力,而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觉得自己可以获得这个能力,也就是说,你认为某种智力(或个性、体魄)是既定的还是可塑的?一个人是固定在某种聪明程度上,还是能变得更聪明?心理学家把这些信念称作“间接理论”—也就是关于智力(或个性、道德观以及其他特征和品质)的个人信念。
什么使人聪明?如果你相信聪明度是天生的、遗传的,或是在幼年发育形成的,但成人后就差不多不变了,那么你是一个关于智力的“实体论”者。智力的“实体论”简单地说就是相信一个人的智力空间有限,没什么方式可以改变它(换言之,智力是个不变的实体)你或者聪明,或者不聪明。
反之,如果你相信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时间从经验和学习中得来,并且投入便能获得更多的话,你是个“渐进论”者。智力的“渐进论”是相信聪明度为可塑质量的理论——人们在任何人生时期都能变得更聪明。
毫不奇怪,实体论者会特别为证实自己的智力而做决定、选目标。通常他们都会避免太有挑战性的目标而选择安全选项。关于这点我可以根据切身经验发言—我直到读研究生以前一直是个顽固的实体论者。像很多人一样,我相信一个人在某些学科上很拿手是基因所致。也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我相信如果你需要在一件事上特别努力则说明你并不擅长此事,心理学家称之为“逆努力规则”——勤能补拙嘛。因此我曾经只会选择对我来说容易的课程——使我看上去并自我感觉聪明。
渐进论者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当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任何能力——是可以增长和发展的,你便不会把注意力过多集中于证明自己聪明上,反而会更注重培养自己的智力。挑战并不可怕——它是获取新技能的机会。犯错误不代表你笨,而是提供了更多帮助你学习的信息。我常常对我母亲成年后学会的诸多技能感到惊叹——那都是她小时候没有学过或没有被正规训练过的技能。我的母亲自学炭笔素描会缝制图案复杂而精致的被面,自己设计并制作服饰,还是个园艺大师。她自己给家具整修表面。她在自家外围建了一圈岩墙——用的都自己从房围中挖出的岩石。
「I,重述知识」(必选)
什么是实体论者?什么是渐进论者?两者在选择目标时有什么差异?
实体论者,认为个人的智力、特长的发展是会在某个年龄阶段固化的。渐进论者认为,未来是可塑的,利用挑战和错误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成长。实体论者喜欢选择轻松达成,有安全感的目标,渐进论者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新鲜、有一定风险的目标。
「A1,激活经验」 (必选)
1)搜索你身边的实体论者和渐进论者,请用实例佐证。
我的朋友老G,人很聪明,从20岁时进入工厂一线泵站上班,今年47岁了,仍然在工厂泵站一线,中间有几次挑战管理岗的机会,都因为有一定风险被放弃了。
我的同事L,学历不高,进入公司时只是前台服务员,在不断尝试挑战行政助理、市场经理等岗位后,成为公司的核心骨干。
2)请描述你自己的一次实体论者经历,和一次渐进论者经历。然后请思考,你大多数时候属于哪一种?在什么时候会出现实体论者的选择?
实体论者经历:去年带全家出国旅游,看到儿子用流利的英语一路上解决吃住行的问题,自己很开心也很羡慕,但是认为,儿子的英语流利得益于从小的培训基础,而自己已经错过学习阶段了,很难学会。
渐进论者经历:在武汉偶遇拆书活动,在师父的指导下,自己从参加训练营、1-1......一直走到2-3,自己都很惊讶。今年在师父的鼓励下,又开始重启拆书,再次从训练营起步,开始冲刺2-2。
我大多数时候属于渐进论者,但是在面临高难度目标时,或者自己内心也不相信的目标时,会出现实体论者的选择。
作者:李真71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d2b9170a1ce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