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的问题在伤害之后。
我想对于伤害行为,有两个要求,一是防止伤害再次发生,而是弥补伤害造成的创伤。
那当我们说原谅某人的时候,我们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是会让某人逃避伤害某人带来的惩罚吗?是会要让自己继续和某人相处吗?衍生的问题,通过报仇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分两类讨论。
一种是公领域的。原谅是要成为白莲花,去在法庭上为它出谅解书吗?还是要公之于众说,“我原谅它了,大家也不要继续怪他了”?
这些做法,都不利于防止类似危害再次发生,他们削弱了法律和道德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这叫助纣为虐式的“原谅”,甚至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害公。当然,前提是我们至少有一个“正义”的法律与道德。
另一种是私领域的。在家庭之中的,爱人的出轨,父母错误的教育,之类。在朋友一伦,背叛?诋毁?这一些我们要去惩罚他们吗?可以。
但之后呢?有两个选择,一种是断绝关系,一种是要继续相处。
别人的伤害带来的一个附加值就是看清某人的机会,所以通过报复的方式,去断绝这段关系,那很好。而且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断绝与烂人的关系。然而这样往往会留下一个后遗症,就是每当回忆起那段岁月,我们或许就要再在头脑中经历一次自我折磨。
而如果是要继续相处的人呢?父母?虽然有出轨行为但仍想要维持的婚姻与爱情?复仇与持续的怨恨只会让关系继续恶劣下去。那么我们的原谅是当做无事发生,继续过日子?这样也会有一个后遗症,就是我们让自己又再次处在了随时可能被伤害的境况当中。于是我们也不能要这样的原谅。
那么,该怎么对待两个后遗症?或者说,如何面对伤害。
也许就是原谅,但是这里的原谅是指,清楚的认识到伤害的性质,并且让施害者承受伤害他人应得的代价,寻得不让伤害再次发生的方法之后,在内心之中,以一种慈悲的姿态,去对待曾经的施害者,宽恕他的罪过。
一个人怎么才会成为施害者呢?是有的人生来就是善的,有的人生来就是恶的吗?只能说从个人来说,我拒绝相信。我愿意相信人是发展而成的。那么如果我们相信人是感性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是怎么学会为恶的?一个人是怎么学会能够在伤害他人身上获得满足感的?一个人是怎么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而走上非道德的人生道路呢?
我想,每一个善良的人,成为善良的人,本身就是很幸运的了。也许你的童年是被关爱长大的;也许你可以感受到爱他人的幸福,这也是体会被爱的幸福的前提;也许你有机会通过学习去认识到,追寻道德与对善对于我们短暂的一生来说,可以给你带一种近似永恒的价值。并且,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让你在社会中,以一种堂堂正正的姿态面对众人。你有幸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了嘛?
然而事实上,总有些人,甚至也许是很多人,也许他的父母并没有学会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也许他的命运中遭受了极端的贫困,也许对他来说,人生的价值只能在最浅层的欲望中寻找。甚至,也许我们自己,内心有没有一个弱小的自己,也想要为恶呢?
所以,对于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你有信心可以继续去爱他,让他因为感受爱而学会爱吗?或者你有信心在他不变的情况下,在与他的相处中去保护好自己,并且从他的好的方面获得美好体验吗?
如果不能,那请一定离开,但也请告诉自己,那些他带来的伤害,仅仅是因为他的不幸,而我,并不为他的不幸负责。我愿意以一种慈悲的心态,去看待他的不幸,于是我选择原谅,在物质性的东西算清之后,你的伤害其实并不能真正伤害到我。
如果可以,你愿意同他一起学习爱的课程,那当然要选择原谅,去体会他的不幸,去共同走出阴霾。
重要的是,有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原谅的人,是自己不是吗?因为心中有个弱小的自己,它有时候会犯错,于是你开始怨恨那个不能把事情做好的自己,那么也请从原谅开始,与自己学习爱的课程。
真正的原谅,是对被伤害的释怀,是爱自己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