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悠贝深圳保利绘本馆馆长苟苟老师。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绘本是《根本就不脏嘛》——躲藏在背后的真相。
(德)万伽·欧尔特/文
(德)玛努艾拉·欧尔特/图
“根本就不脏”这话实在太熟悉了,这是很多孩子在被要求洗手时,最直接的回答。没错,这本绘本很大篇幅就是在吐露孩子不肯洗手的心声。我相信孩子在说“一点也不脏”时,是绝对的真话。而大人口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以及不洗手吃东西就会生病的咒语,更像是大人集体编织的谎话。但事情的真相是……
为什么每天都要做些很无聊的事情呢?
比如说,必须要早点上床呀,要端正地坐在桌子边呀,还有
时刻都要洗手!
只有手真的很脏时,我们才需要洗手,可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哦!
我在玩泥巴的时候,手才真的很脏!
可我在裙子上蹭蹭,手不就干净了吗?
每时每刻都要洗手,我真的很烦哎,因为我的手根本就不脏嘛!
比如,我刚刚摸了只小兔子,它白白的,软软的,怎么会脏呢?
比如,在吃饭前,妈妈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饭啊,手怎么会脏呢?
只有吃豌豆的时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压根就不吃豌豆!
比如,我玩过水,抓过鱼,手怎么会脏呢?
可是妈妈却说,玩水不算是洗手!
真的是太叫我生气啦!
妈妈曾经告诉我:“你手上其实有好多好多的细菌呢。”
我看了看手,手指干干净净的,手心白白的,哪里有细菌哦?我什么都没看到呀!
只不过,两个手指甲边上有点黑黑的,大拇指上有一点点番茄酱而已。
(小细菌排成长队走向小手,“来吧”“动手吧”“希望她永远不洗手”)
妈妈说:“细菌好小好小,你根本看不到的哟!”
(小细菌的生活有多丰富超出你的想象,攀岩的、出海的、野餐的、滑雪的、日光浴的、还有蒙面强盗……)
“如果你不经常洗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细菌躲在你的手心里,很快你就会生病的!”
咦!生病以后会怎样呢?
会肚子痛吗?
会呕吐吗?
会发烧吗?会不得不躺在床上吗?
妈妈会着急地打电话,叫医生叔叔来吗?
医生叔叔来了,肯定要给我做好多好多的检查!
救护车会“呜呜呜”地叫着,把我拉到医院里。
到了医院,肯定要打针,打针可一点儿都不好玩,
真的是好痛哦!
这样想想,我是不是现在就应该好好洗手呢?
哎呀!恩!好烦呀!
我想想,还是下次吧!下次我一定会好好洗手的!
看完绘本,你就会发现,这本绘本在替孩子表达心声的同时,其实隐藏了很多陷阱。又白又软的小兔子在拉屎放屁;说好的只用餐具吃饭,但总会在不经意间就上手;玩水不算洗手是因为保不准在不远的地方会有小男孩往河里尿尿;最终选择这次不洗手时,隐形的小细菌也一路跟随。这些小细节,小朋友们在看绘本时除了哈哈一笑外,也许能让他们想想,他们并非知道事情全部,那些躲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相,他们看不见的,不等于不存在。
看不见又无处不在的,当然还有细菌,如果你足够纵容的话,它们还活得很滋润。最初和女儿看这本绘本时,我们总是要花很长时间去观察和讨论这些小细菌在干些什么。以致于真的要求她洗手时,她也很乐意和我聊聊这些活跃的小人头,聊着聊着一次洗手任务就完成了。可是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有时效性的,当细菌话题不再新鲜时,在我有下一个有趣的点子之前,脏VS不脏、洗VS不洗、马上洗VS待会洗、泡泡洗VS清水洗,又会成为每天上演的双口相声。
看完这本绘本,我充分感受到了作者的纠结。既让小主人公说了自己想说的,也让妈妈说了妈妈们常说的,还让小主人公详细的想了不洗手的种种恶劣后果,每一种声音都有理有据。但在最后,再次峰回路转,还是让小主人公纵容自己,在洗手间门外掉头走掉。好好洗手这件事,下次再说吧。请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因为这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样子。经过大人每天的唠叨说教,孩子们即使知道了一切道理,可道理只是道理。大人需要知道关于孩子内心的真相——明白一个道理和按照这个道理去做是两回事。
孩子不是不想听话照做,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洗手、吃饭、睡觉这样的事,实在无趣,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孩子的天性就是只想做自己觉得有趣的事。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绘本中有一个发条小人?请理解孩子无法像发条小人一样指哪走哪。他们有想法、有个性、有感受。所以当希望孩子怎样怎样时,就算内心已千万只羊驼奔过,也别轻易发火,再停下来想一想怎样用孩子的语言达到你的目的。通常,我不得不承认的真相是,我若发火我就输了,因为我显然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