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想到这个话题,本以为会很好写,但是当一着手却感觉有点无处着力,
可能会写的比较散吧,况且凑合看吧。
为什么你在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只是中游?
即使你参加各种补习班,即使你天天学习到夜里十二点,
你都那么努力了,为什么成绩还是上不去?
因为你只是在假装学习。
别人看见你很努力,其实那是伪装。
老师以为你很努力,书桌前天天认真读书,
其实你的大脑,是放空的。
有的时候你甚至骗过了你自己,
你以为你每天都在努力,而实际上真正的进步又是多少呢?
你再仔细想想你父母这一代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几乎没什么受教育的渠道。
历史十年,高考艰难。大多数学历不高。
等他们踏上职场了,又开始“国企分配”。
很多人,一辈子就待在了同一家公司,做同一个岗位,从20岁做到60岁退休。
时间虽久,动脑不多。
在他们那个时代,又没有跳槽,又没有创业,更没有社交媒体。
有些人活到了70岁,其实心理年龄只有25岁。此后再也没有成长过。
去年百度体验部总监刘超因为在大会上做的PPT实在是太水了,
当时台下有人直接在喊:“你太LOW了,下去吧”。
要知道我们的刘总监可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然而他已经太久不去更新自己了,以致于因为这次事件直接丢了饭碗。
我在#0005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简书提到过这个现象,
由于经济基础的提升,当下孩子的教育已经到达你无法想象的地步。
你英语可以过四级?
抱歉,在上海,你面对的00后可能已经跑了遍半个地球,
他的口语发音甚至比他的老师还要好。
10年以后这些00后可能会你说:
“你连个JavaScript还当什么主任”
这时候的你就是下一个很LOW的刘超。
有一个说法是现在10岁儿童的知识广度已经大于1960年类似院士级别的人才
所以我想说的是年龄的大小对于个人的认知并不重要,
伴随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学习的平台渠道越来越多,
年轻人很有可能在你一不留神的时候就弯道超车。
你要在保持努力学习进步的基础之上,去接纳更多的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