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眼中“说话的艺术”》
暑假到了,我父母终于决定来我家住一段时间了。因为疫情,他们也很近没有来了,尤其我爸爸都好几年都没有来了。相比妈妈,爸爸更愿意待在自己家里,也不太愿意出门,更加喜静吧!这次,我妈妈借着自己咳嗽的由头,也在我老公三番五次地邀请之下,决定来女儿女婿家小住一段。
女儿刚开始是非常的兴奋和期待的,因为他特别希望我姐姐家的儿子也能过来。后来,姐姐儿子决定不一起过来,女儿估计也是有些失落的。不过,外公外婆在的前两天,女儿相对还是比较新奇和兴奋的。比如,女儿原本一个人怕黑,不敢睡。正好我们说可能要打地铺,女儿就兴奋地在外公外婆房间打地铺。第一天晚上,女儿很早就睡觉了,比平常足足早了1个多小时。正当我有些高兴的时候,女儿第二天就很晚睡觉,并且说自己睡不着,还开始吵吵说,不喜欢外婆在这里。我很惊讶,问她怎么了?女儿说,外婆总是很唠叨,说话的时候还眼睛白她。我知道外婆肯定不是有意不喜欢她,不知道为什么女儿的感觉会怎样。我问女儿,你感觉外婆什么时候眼睛白你啊?女儿说,我把门卡弄丢了,外婆就一直问我,怎么一张门口一会儿功夫就弄丢了,一直说我丢哪里就不知道了。我问女儿,假如你丢东西外婆怎么说,你就觉得不难受一些?女儿说:“外婆就好好说好了。”
我问:“外公呢?”女儿说:“外公还好,都不说话,我觉得还好。”然后她立马又说,“外公不是老师吗?外婆怎么也不学学,怎么样学习说话,怎么样表达?”我问,“你觉得表达怎么重要了?”女儿说,“外婆要是用委婉的语气,跟我好好说,还有她说话时的表情,语气里面都是对我不满,还有那个眼神,这样谁听了都会难受的。”
我试着运用焦点里面假设问句,让女儿来看看假如外婆改变了,她会怎么样?女儿也表达自己会喜欢他们住在这儿。我问,“如果你喜欢他们住在这里,你会说些什么让他们知道?”女儿说,“那肯定说些他们喜欢的呀!”“如果,你说了这些他们喜欢的,他们会怎么样呢?”女儿说,“他们已经变好了,你刚才说了假如了的。”(孩子敏锐的觉察)“那么你开始说些他们喜欢的话,他们会有更多变化吗?”女儿认真地想了想说:应该不会,跟刚才说的假如一样的。后面我又和女儿一起回忆小时候外婆带她的点滴事件。
这次谈话过后,女儿回家就和外公外婆一起坐沙发看电视。不过,谈话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女儿提到的说话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