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研究调查的过程中,几个美国的研究者征集了若干参与者,让他们参与实验,实验过后,为了感谢他们热情的参与,给他们每人5美元作为奖励。但是,研究者真正的目的是在搞一个决策实验。这个实验的机关在于,随着参与者每人得到5美元,随之他们也会收到一封呼吁给非洲儿童捐款的募捐信。这个信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的版本列举了一些翔实的统计数字:马拉维有三百万儿童面临食物短缺;安哥拉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被迫远离家园…
第二个版本是说你的全部捐款会给一个诺奇亚的七岁女孩。她生活在马里,家里很穷,时常挨饿,生活非常艰苦。你的钱会让她生活更好一点,能够让她接受更好的医疗和教育。
研究者问这些拿到5美元的参与者愿不愿意把一部分捐赠给他们。结果第一个版本的募捐人平均捐了1.14美元,而第二个版本获得了平均2.38美元的捐款。
从这个实验当中可以看出,大众的关注点更多在个体本身,再权威翔实的统计数字的力量也比不上一个具体的人!
我大三的时候也经历过一个类似的逼捐的事件。当时我们学院新调来了一位党委书记,新官上任,干劲十足。一天下午,他召集学院所有专业的班长来学院开会。书记一进来就和我们寒暄,一看就是那种平易近人,关心学生的院领导。
寒暄完毕,他坐下来,表情略显严肃的和我们说,他希望我们学院学生本身成立一个基金会用来帮助学院比较贫困的学生。捐款没有大小,只是代表自己的一份心意。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听听大家的意见。
经过一番争论,焦点主要聚集在捐助的款项由谁来管理,捐助的对象的标准评判,以及基金会的监督怎么展开这些问题上。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参会的大部分都投了反对票。
传播学院毕业的团委老师慷慨激昂的表达出对基金会运营、管理的担忧,害怕学生一番好意捐赠出来的钱并没有帮助到本应该得到帮助的同学。而党委书记也进行了回应,刚上任的书记曾经在很贫穷的基层工作过,知道贫困地区艰辛的现状。这也是他成立这个基金会的初衷,希望真的可以帮助到自己学院暂时遇到困难的学子。我当时很明显的感受到书记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有些哽咽,同时注意到他眼睛也是湿润的。最终的结果是班长回去再去征询一下班上同学的意见,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一直到我毕业这个构想也没有落地。
上一个研究的例子告诉我们,其实潜意识我们更看重的是具体的个体,而习惯性的忽视统计数字的。而为什么在我自己经历的一个例子中,大部分人却只看到加总后全部的款项这个数字,而并没关注我们自身这个个体的力量?
的确,如果每个人都捐款的话,可能会有一笔可观的资金存入基金会。基金会的运营管理当然会存在各种问题!但这个得靠基金会设计的运行机制去解决。
作为捐赠人,你无非就是担心某些人借慈善的名义中饱私囊,资金被贪污掉了。但是,反过来我们想想,我们个体捐的款真的有那么多,多到让你那么害怕那些钱不翼而飞?这个捐款没有明确要求你捐多少,在你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你可以随意选择,捐的都是一份心意。用最坏的打算,就算那些钱全部被贪污了,你个人有什么损失吗?进行捐款的时候我们想的不是自己捐了多少,更关注的是总共捐了多少钱这个总体的数字。就是这个数字让你犹豫,让你对这些钱的使用产生了更多的想法。
你有没有想过,就是因为你一块钱的坚持,你坚持所捐赠的一块钱,带动了更多的一块钱。个体的力量有时候是微不足道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可以基本被忽略的的力量,一旦汇聚起来,就有可能成就一件伟大的事业。
前不久,听我研二的学姐说她班上有个同学突然要退学,因为家里突然发生重大变故,家里没有办法继续支持他上学了。经历过考研,我知道每个人都经过怎么样的努力才有机会来到这里,我也能理解他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放弃曾经自己那么努力拼来的一个继续求学的机会。
人,一生的坎很多,而且很多无法预料!如果有那么一种形式,可以在你最困难的时候送去哪怕些许的温暖,你的内心也许会好过一些,也许对这个世界的期待会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