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优秀的作品,最能打动读者的在于它能够与时代精神共振,又或者能够催人俱进,感人肺腑。《水浒传》是一部历史经典著作,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展现了许多困顿的形象,也体现了许多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即便如此,这部作品却一直备受后人传颂,而这其中离不开故事所传达给读者的某种精神情怀,如“忠义”精神。作为古典小说的经典代表,《水浒传》的“忠义”精神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自古以来,中国人将“忠义”奉为崇高的伦理信条。其实,在很早之前,“忠义”并不是一个合并的词汇,而是两个分别拥有各自伦理体系的词。
“忠”字的具体解释最早始于《论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意思是指为别人办事应该尽心尽力,担起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汉代之后,“忠”成了当时“独尊儒术”的一个核心价值输出,它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专供君主使用的产物。
在汉字中,“义”和 “仁”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词,常被放在一起使用。
所谓仁义,《中庸》云:“仁者人也,亲者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所谓君臣之义,“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礼记》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儒家思想认为,“义”是礼的一种具体表现,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观念中的“忠”与“义”是相对的关系。孔子、荀子等思想家均主张民贵,如孔子在《论语·八佾》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认为,良好的君臣关系是君主应礼待臣子下属,下属应该以忠事君,两者之间应该具有良好的信任关系。另外,荀子也曾讲过: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所谓的“忠”与“义”,是一种对等的关系,要求“忠”的同时,也对君主提出了相关的道德约束。
随着历史的发展,“忠义”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政治权利之下的固化模式典范,并被书写到史传等书中。比如《旧唐书》设有“忠义传”上下,里面所记载的多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的 “模范道德君子”;正史记载的忠义贤士,多为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者。
《水浒传》“忠义”伦理的矛盾性
在中国,“忠义”二字一直被视为行为道德标准。然而,自古以来,就有“忠义两难全”的说法,而这一说法在《水浒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水浒传》故事中,“忠诚”之人基本都是被打压、迫害的对象,这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自称“忠义”,实则更多的只是体现到了“义”,一种在自我圈子里所认为的“义”,而非是对朝廷的“忠”。
比如在《水浒传》中,母大虫顾大嫂为了解救解宝、解珍,请来了邹润等人帮忙越狱。
文中第四十八回写道:“孙新引了两筹好汉归来。那个为头的姓邹,名渊,原是莱州人氏。自小最好赌钱,闲汉出身,为人忠良慷慨。”
从客观角度看,邹润显然是个懒汉赌徒形象,如此之人和史册记载的“忠良、忠义”人物形象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学者们看来,梁山好汉的“忠”更带有一种调侃的意思。比如《水浒传》第十九回中,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后,为了避开朝廷追查,逃到了芦苇荡中,歌声道:
“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注:“赵官家”是一种代称,用来指代当时的封建王朝,表国家政府,当时宋朝皇帝姓赵。】
歌者所唱道,是一种“替天行道”、劫富救贫的宏伟壮举。然而,这看似是在替皇帝打击贪官污吏,看似是在报恩国家,但是殊不知贪官污吏横行,也正是昏庸皇帝所造成的。其实,高俅等人奉旨征讨的对象并非是贪官污吏,而是朝廷叛徒反贼,在维护稳定与反贪之路上,当朝者更加重视其宝座是否能够坐稳,而梁山好汉“替天行事”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也。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忠义”伦理其自身的矛盾性。一方面,忠义的基本前提是平等意识,另一方面,它面对的又是一个等级关系,而等级关系其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为此,这从源头上讲,“忠”与“义”伦理是矛盾的。对《水浒传》的梁山好汉而言,“忠”只是“义”的一个陪衬和修饰。
《水浒传》“忠义”的新道德构建内涵
与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义”不同,《水浒传》所传达的“义”,更多表现为民间所认为的侠客仗义、兄弟情谊精神。若用更通俗的语言去理解,可以将《水浒传》中的“义”看作是一种投资与回报的行为。
比如宋江舍命救晁盖,晁盖在安定之后,便想着“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以此用以答谢宋江的救命之恩。在梁山好汉身上,“义”的含义其实已经偏离了儒家伦理道德。“忠”也一样如此,梁山好汉的“忠”是一种不分性质、立场、对象的“忠”,其抛头颅洒热血的背后是注定无果的结局。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水浒传》的“忠义”是一种民间道德的理想化构建,其传达的观念与民间的价值观是相通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水浒传》如此受民间大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水浒传》“忠义”的悲剧精神
纵观《水浒传》整部作品,可以说“忠义”二字是全文的中心主题,也是其所有人物的精神支柱。然而,前面讲到,《水浒传》的“义”有别于正统的道德伦理,它更多地指向民间义气。这种义气传递的思想是“有仇报报”、“有恩报恩”,而这种思想价值的存在与君权的阶级性是矛盾的,背道而驰的。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虽说有情有义,但却未真正地表现出“忠义”的道德伦理行为。他们以 “忠义”之名,为朋友两肋插刀,出生入死,为朝廷君主碧血丹心,但是所做的一切,并非都是泾渭分明的。他们不分对错,打家劫舍,甚至滥杀无辜;他们不分立场,“忠于”朝廷,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社会悲剧的发生。
其实,在那样一个奸臣当道、昏君无为的年代,《水浒传》的绿林好汉再怎么英勇无畏,“替天行道”,其最终也注定是个悲剧,因为他们无力改变那个荒谬的现实。
但是,不管怎样,《水浒传》的“忠义”虽有悖于正统的道德伦理,但我们不可否认其本身歌颂的智慧、义气精神,而这些多数是基于保护弱者的前提下进行的,正是这种对下层百姓生命的关切情怀,让我们看到了《水浒传》作品本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