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认真落实;牢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坚持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坚持扶贫工作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在动力;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外部帮扶与自身努力的激励;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干群,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在扶志与扶智上,为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做出最大贡献。
梁家河的七年岁月,给习总书记留下了深深根植于内心的对贫困群众的殷殷牵挂。习总书记强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7年多的精准扶贫,4年多的脱贫攻坚战,我们国家的“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由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可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坚持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在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扶贫工作常态化。
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扶贫工作不能搞一刀切,必须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就拿某村的胡某某来说吧,一场车祸,导致了他的左腿残疾,又因其曾经有过学习理发的经历,扶贫工作就从这里找到了突破口,与其谈心交流,帮助其找到优秀的理发师傅让其拜师学艺,并且投入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帮助其制订学艺计划时间表。再就是根据贫困群众所在的乡村自然资源优势,帮助他们进入花卉基地,养殖基地,菌种种植基地,以及家庭养殖等等,定点扶持,精准扶贫,坚持工作常态化,使得一大批贫困群众的生活与生存状态得到很大改善。
二 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坚持“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而很多贫困群众的贫困诱因,大多都是因病致贫,孤残致贫 ,懒散致贫。针对这些情况,“三位一体”大扶贫就显得更加重要。扶贫工作中,资金的投入,专业技能培训,行业扶贫的引领,往往决定着扶贫的成败。有目标的投入,让贫困群众在引领中体会现状的改变带给他们的快乐,更能促进他们主动去改变现状,在大环境中快速实现脱贫。某某村的张某侠,从小患有眼疾,低视力。扶贫工作中,就从她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市、区残联这一帮扶平台,对其进行专业按摩师技术培训,并将其推荐进入专业康复治疗机构进行实地学习、培训、提高,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对其帮扶,最后使其成功开办了自己的推拿按摩店,并且其又帮助了一大批与她有类似经历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与脱贫。
三 依靠群众,激发內驱,精准扶贫,坚持调动贫困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积极性。
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力量,莫过于一个人灵魂里所拥有的精神力量。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应该是所有人的期盼。但是,人生机遇种种,总是会让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或贫病的边缘,他们的内心,也常常因为极度的贫困,而不求思变,或者甘于贫穷,或者破罐子破摔。如何让他们点燃生命的火花,激发他们的生命热情,就成了脱贫攻坚的关键。而“精准扶贫”也就成了很好生存的“一剂良药”。某村的王某利,其妻扔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多年不归,使得本就贫困的家庭,从此失去了生机。而孩子交由年迈多病的父母看管,他自己却是天天东游西逛,过着今日有酒今日醉的浑浑噩噩的生活。村里的群众,对于他的生存状态,也很是无奈和惋惜。针对这种情况,扶贫工作从他曾经学过菌种种植技术的经历中,激发他的生活自信,帮助他开垦家门口的菜园地,投入资金,帮助他盖起了大棚,买进菌种等等,又带他到周边菌种种植大户那里学习现代的培育技术,帮助其网上销售。最终,他实现了脱贫,也最终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也给其他贫困户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热情。
四 发挥优势,扶志扶智,找差补短,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干群,扶贫工作更赋予了灵魂工程师们新的历史使命。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国家永续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更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希望与未来。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在教育的投资上,也是极度的“贫困”与“贫穷”的,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也都是极度匮乏的。针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利用节假日,定期为两所小学送教:让精彩的课堂,打开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让丰富的经历,喜悦他们的灵魂;让真挚的关爱,温暖他们的内心。
但是,帮扶的过程中,也总是充满着遗憾。总是觉得这样的课堂,太短暂,太肤浅,太流于形式。真的希望能够把这些极端贫困而又缺少看管,缺失亲情的孩子,带到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里集中学习与生活,再利用社会的力量,利用群体的力量,在扶志与扶智的道路上,彻彻底底点燃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彻彻底底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彻彻底底体会到脱贫带给他们的幸福。
总之,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为民造福,消除贫困,执政基础才能够坚如磐石。而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习总书记所领导的党和各族人民的心声与希望,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工作,即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我们只有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授之以渔,才能够真正把扶贫工作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也才能够最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