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衙
我曾和一个朋友去拜见一个商界精英K先生。他知识渊博,是企业家,也是专栏作家,更是一个博物学家。
年轻人的朋友问他,你为什么会这么成功?你做生意有什么秘诀吗?
K先生说,你知道有一种鱼,它可以爬到树上去吃虫子,它还喜欢爬到树上再往水池里跳下去,玩跳水吗?
朋友说,不知道,而且就算知道,对我的经商有什么帮助吗?
K先生笑了笑,说,对你没有任何帮助。
但此时,我已经明白了。我们走了之后,朋友问我,他怎么这样啊,我虚心请教,他不给我方法论,却告诉我不相干的鱼,这种鱼真存在吗?
其实,这种鱼是存在的,它就是泥猴,学名叫做弹涂鱼。知道这种鱼对经商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却会对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会让你在商场上做的更好。
在这个世界上,不论经商还是创业,都需要更多的知识。知识有两类,一种是可以应用的知识,相当于工具类知识。另一种,是不能应用的知识,相当于内容类知识,这些知识不能直接带来实际作用,但是间接作用远比实际作用更大。
比如你从事一个职业,要有相关的职业知识,有相关的职业技能。这个时候,与专业不相关的知识可能不会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帮助,但是,这些看似没用的知识,也许会对你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一条鱼都能爬到树上,那么你还有什么不能?
这种思维看起来像鸡汤,鸡汤没有营养,但是鸡汤有温度。创业就需要忍受孤独,坚持到最后就有希望,而坚持与否,有时就差一点点的温度。所以鸡汤没用么?鸡汤也有用。
但是我今天讲的不是鸡汤,今天讲的是有关17年和14年。
今天,我就说说这31年。分别是用17年和14年加在一起得出来的。
蛰伏17年,才能爬出来的蝉
北美洲有一种蝉,有17年的时间,它都是蛰伏在地底生活。17年之后,才钻出土壤,羽化成成虫,然后交配、产卵。
做了14年的毛虫,最终化蛹成蝶
北极有一种毛毛虫,叫做灯蛾毛虫。所有的毛毛虫最终都是要变成蝴蝶的,这个北极灯蛾毛虫也不例外,它长大后也会变成长翅膀的形态,叫做北极灯蛾。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毛毛虫变成蝴蝶,都是在一年之内发生的。但是北极灯蛾毛虫想要变成北极灯蛾,却需要长达14年,当它成为灯蛾的时候,它已经14岁了。这14年来,它都在经历什么呢?
它在吃树叶,在冬眠,在吃树叶,如此往复。
不同于其他地区,北极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冬季,而春季转瞬即逝。北极灯蛾毛虫要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去吃树叶。只有它积累足够多的营养,才能变成灯蛾。但是北极的春天转瞬即逝,北极灯蛾毛虫吃的那点儿树叶完全不够积累能量,也就无法变成灯蛾。这个时候,冬天又来了。
它只好爬到石头地下冬眠。等到第二年春天到来时,它再一次爬到树上吃树叶。然而它依然没有积累够能让它变成北极灯蛾的营养。
怎么办?冬天又来了,它只好继续爬到石头底下冬眠,继续等待来年的春天。如此往复,最终14年过去了,它终于积累了足够多的营养,化蛹成蝶,终于成为了北极灯蛾。
启示
17年的蝉,讲的是机遇和规避风险。
为什么它要蛰伏17年?就是为了躲避敌人。
14年的毛虫,讲的是积累。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继续积累。哪怕是以冬眠为代价。这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很多人创业,坚持3年下来没成功,就放弃了。在这点上,连毛虫和蝉都不如。
有了这两种关于时间的认知,创业者就可以度过寒冬,迎来春天。
我是米衙,感谢你的阅读,但愿我的文章能让你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