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小姐
树先生最近发现,关于“学习”这个话题,越来越多的来访者都表现出相同的“症状”。
他们都深知,我们现在身处的是个碎片化时代。关于碎片化学习,他们都懂得很多道理。他们知道如何高效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获取信息;而且,将碎片化信息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有对社区化学习理论的认同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找到了同好的小伙伴,就像理论指导的那样,他们分享、反馈自己的所学,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
嗯,真好,他们自己也这样说。在凌晨合上笔记本,带着疲惫的身体和充实的心灵入睡,梦里也没有停止进步的脚步。他们对自己很满意,但同时也有点不满意,说不清原因,但就是觉得有哪儿不对劲。
作为一个能听见树先生只言片语的“第三者”,我已经被他们对自身进步和成长的渴求深深打动,同时,也隐隐感受到同样强度的压力和焦虑感。虽然不知道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但可以看到,他们在工作之余——自己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八小时之外使劲学习,透支自己。一个人在本该用来放松的时间和自己死磕,背后必然有强大的动力,但这个动力一旦没有被行动所释放,就反过来变成了巨大的压力。对于一个终身学习者而言,虽然自觉自愿,但这压力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头顶,时刻警醒着他们不能停止,继续行动。
这真是学海无涯苦作舟,难怪会担心学习的小船说翻就翻。难道学习不能有一个轻松的形态?是他们的学习出了问题,还是工作?
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如此之快,我们能看见这个世界上的美好事物如此之多,再回头看看自己每天无趣、无聊、无意义的“三无”工作,更觉得面目可憎。
于是有人说,最理想的工作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呵呵哒。把爱好变为工作,从纯粹的精神追求到附加了赚钱养家的物质要求,实现这种变化,首先挑战的是自身知识技能的提升,即使不成为专家,也得超出一般水准,否则谁为你买单。而事实是,当日积月累到实现了兑换价值,原本的爱好终于可以为你谋生时,往往它也不再能作为爱好了——并非它不是你的真爱,而是它对于你已不再纯粹。对它能无欲无求的一往情深,本身就是你爱它的原因。
所以,还是让爱好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吧。那“三无”的工作怎么办呢?
很多人选择了第二种策略:在工作时间之外给自己充电,精进某项职业技能,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就像这些来访者一样,他们都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而且精力充沛,刻苦勤奋。就像他们简历里写的,目标导向,自我约束,自我激励。
可这种另辟蹊径、曲线救国的做法,别人看着觉得好绕,他们自己也觉得好累。
能不能直接一点,通过工作本身来解决这个问题?是的,“三无”工作这个命题的真伪值得推敲。
无可非议,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碎片化的世界。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碎片化的场合。这不是工作出了问题,相反,很多工作内容本该如此,比如运营,客服,人事,行政。。。即便是搞技术的工程师,工作本身也是做一件又一件的事,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拿一天的钱,干一天的事,这难道不是工作对于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吗?
可对于学习者,在每天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其实蕴藏了无数可以学习的碎片。你做完的每件事情,解决的每个问题,都让你学到了一点东西,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有人会说,貌似我每天都在解决同样的问题啊。那你有尝试过不同的解决方法吗?你有换个角度看同样的问题吗?极端的简单重复劳动的例子不具备参考价值,但大多数人的工作,只要改变了主观态度,还是可以避免“十年如一日”的。每个人每天都要做至少八小时的工作;既然要做,何妨在做的过程中进步一小步——在每天八小时内的量力而行的一小步,而不是八小时外的殚精竭虑的一大步——积跬步能致千里,即使前进的速度慢,又何必着急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和自己适应的速度。当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就会产生内部联结,所谓的知识技能体系也就慢慢形成了。这种技能独立于工作本身而存在,是可以被迁移到另一份八小时的工作中去的。这样的产出,还不能让人满意吗?
除了工作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中的学习方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十几年的学校学习,已经让我们习惯于用理论化的、系统化的方式学习一切事物。可在工作中,这套属于学霸的逻辑行不通了。工作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学习。与学校的学习相比,工作中的学习环境是碎片的,学习节奏是快速的,因此学习方式只能是非系统化的。工作等不了你自上而下地洞悉了全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成为了学科专家再来解决问题。相比理论上的指导,工作者得到更多的是实际效果的反馈。工作是彻头彻尾的结果导向,需要的是以终为始的思维。
有人会说这很功利,但其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这是我们在工作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时刻注意的坑,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即使同样采取了一些临时的、讨巧的手段或方法,解决完问题就万事大吉那是功利主义;如果还会复盘、思考,把这一次性的做法总结成套路,成为指导今后工作的方法论,这是实用主义。前者仅仅完成了工作本身,虽然这对于工作来说也就足够了,但只有后者才从工作中完成了学习,得到了来自工作,又高于工作的产出。发现问题,采取行动,得到反馈,总结经验,再指导下一次行动,这就是工作中的学习应有的姿势。这样的学习,每天如果能有八小时,难道还不够吗?
也许学有余力的人会问,工作的八小时之外,如果不学习干嘛呢?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讨论的问题——请出你安静的美女子,用你最闲适的心情,享受和她共处的时光吧。毕竟,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学习,还有心中的消遣。就像周先生说的,“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除了工作,生活本身,也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