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曾在短时间内高密度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岗位涉及市场、运营、商务、渠道、产品等,经过前后十多家公司的面试,整理出面试官喜欢提的几个高频问题,不论投身于哪个行业,我相信都会在面试中遇到这其中的一部分,先做一个罗列:
1.先做一下自我介绍(这不能称为问题,但本文既然是整合最常见的场景,就勉强算一个)
2.你怎么理解XXX?为什么想做XXX?(这里由你所面试职位的名称替代,如投资经理、运营专员)
3.说说你的优/缺点(如果问到了这个问题,面试官的重点是想看你对自己的认识)
4.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如果是应届生,换成“为什么不在实习单位继续做下去?”)
5.你曾遇到过什么难题?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比如“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
6.如何看待加班的问题?
7.你的期望薪资是多少?
8.面试结束,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看完这8个问题,有没有一种亲切又熟悉的即视感,反正我满脑子都浮现出当时面试的场景了。回到正题,面对出现频率极高的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见招拆招?
001.自我介绍
考查点:1)表达能力、2)思维逻辑、3)让我了解更多(方便接下去提问)
之前写过《你的求职姿势正确吗》,就讲到自我介绍绝不是复读简历,既然给了你面试机会,自然已经认可了你的简历,所以只要快速把简历中的重点和亮点提取出来,结合自己的其它方面(工作热情、态度等简历上没有表现的内容),有情感地表达出来。一段精彩的自我介绍,不仅能奠定整场面试的情绪氛围,还能让面试官在你制造的气场中,交流更多你所擅长的问题。
举个例子:称谓+您好,我是应聘XX职位的XX,相信您看完简历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的主要(教育/工作/实习)经历是……,对于该岗位我的理解是……,而我的个人特点是……,所以我认为自己契合并且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因为我在之前(各种经历)展现出自己喜欢挑战、突破,属于XX型性格,而贵司的企业文化是……,在意识层面的适配度很高,这有利于企业在……践行价值观,而我相信我能够为贵司带来……的价值。
如果时间充分,可以说说与工作无直接关联,但值得一提的经历,例如徒步旅行大半个中国、骑行青海湖、当过某组织的志愿者、在某领域获得过国家级奖项,这些经历足以让面试官抬头、重新审视眼前这位年轻人。
002.为何从事该职业
考查点:1)对应聘岗位的认知程度、2)从事该职业的动机
所以当你自我介绍准备足够充分的话,就已经包含这第二个问题了。对于回答怎样理解XX岗位,比较保守的做法就是阐述该岗位日常中面临最多的核心问题,并说明自己的能力和喜爱的缘由。比如应聘HR,肯定绕不开沟通、判断这些基本素养,这时你肯定要强调自己是外向型人格,擅长交流,能够快速从一个人的外貌、穿着、言行举止等作出较精准的判断,喜欢研读心理学等等。
003.优/缺点
考查点:1)是否有致命缺陷、2)培养成本
如果说优点,相信大家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要把握两个原则:适度、精简。如果过分夸大,阅人无数的HR是非常反感的,可能你一出公司就能收到婉拒的短信,如果罗列一长串优点,也有不实诚、不可靠的嫌疑。
但一谈到缺点,很多人就不知所措,先注意四不要:
不要谈与工作无关的缺点(工作之外的毛病说出来想要尴尬谁?)
不要说致命缺点(面试运营说自己文笔不好,情商未免太低)
不要把优点当缺点(最常见的就是追求完美,这算哪门子缺点)
不要装得太用力(HR不傻,你把中性的特点包装成缺点,太假太刻意)
遇到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真实地暴露一个可控的缺点,然后提出自己已经意识到并且在调整改进的路上,这样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既靠谱、又灵活。
004.离职原因
考查点:1)动机是否合理、2)衡量相对价值
我遇到过不少人因为干得不开心而跳槽的,这些人常常会把负面情绪带到下一次的面试中,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似乎就找到了一个宣泄的窗口,吐槽领导、同事、公司制度不合理等等,这样的回复统统称为“动机不合理”,因为面试官跟你也是初次见面,没理由相信你的片面之词,反而会觉得你满身戾气,不擅长协作与沟通。
不论怎样,都不要用批判的态度去指责上一家公司,更不要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这既是职业操守,也是HR对聘用你是否存在风险做定性评估。
由于人事通常会做背调或事先让你填写之前所在公司的职位、薪水等,所以此时是想通过你描述上一家公司的个人情形去衡量我们应该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以及这个定位是否与公司现阶段匹配。
可参考这样的离职原因:因为我个人的职业规划是……,而上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从战略方向上看,自己的职位性质处于边缘地带,因此为了个人更好的成长与发展,选择来……
用客观的角度、平和的心态去描述个人的发展愿景与上一家公司的区别、以及与面试公司的契合,面试官期望看到你的真诚和热情,而不是埋怨和贪心。
005.难题/成就感
考查点:1)可信度、2)能力边界
通过问一个人遇到过什么样的难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以探测本次面试交流内容的可信度。
因为当一个人想夸大自己作为时,总是拿别人的经历和案例来套用,以产品经理为例,说自己从无到有开发过一款日活百万用户的app,但通常描述这个过程是顺境思维,即先规划、后开发、再运营,然后下载量/活跃度暴增。但如果考验逆境思维,就很容易出现破绽,从零到百万级别,遇到了哪些瓶颈,怎么突破的?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分析,如果没有亲身体会,很难讲出个一二三。所以如果这个环节答不好,你在面试官心中的信任度会锐减,此前叙述的内容也会打个折扣。
倘若你描述一个真实的事例,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自己和团队的配合,制定了什么样的方案并成功解决难题,是当前最有成就感的经历。如此一来,面试官就能对你的能力有更清晰的了解。
所以适度夸张,既保证能流畅回答问题不出破绽,又能在能力上表现得更有张力,获得加分。把日活一万夸大成五、六万都是没问题的,还在一个量级内,但说成几十万,基本上都会翻车。
006.加班问题
考查点:1)抗压能力、2)试探工作效率
这个问题偏向于暗示的概率会更大些,暗示的就是本公司或多或少存在加班现象,问你的想法,如果你义正言辞地拒绝996(朝九晚九每周六天),被录取的可能性极低。你没有错,公司也没错,只是你们不合适。
所以如果你想拿到Offer,就不要拒绝常规的加班。毕竟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想要快速壮大,只能通过加长工时的办法,哪怕明知额外加的时间效率很低。
当然作为求职者可以在声明理解、接受加班制度之外,再补充自己的观点,比如将带领团队提升工作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释放团队的闲暇时间,提升幸福指数,增进团队的凝聚力等等。如果你自身效率也不高,就别给自己加戏了。
007.期望薪资
考查点:1)是否有清晰的自我估值、2)方便快速定价
很多人在遇到薪资问题的时总变现得尴尬、羞怯,不知道如何开口,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确定的范围来,总是想尽办法摆脱窘境,把主动权交还给面试官,比如“工资多少没关系”、“参考行业水平给就行”,等你把包袱扔给面试官了,你也就丧失议价机会了,通常对方会给你一个较低的标准。
我在高密度的面试中因为涉及多个职位,所以薪资幅度也较大,最大跨度相差12k,这里分享我的经验:
第一步,了解应聘岗位的行业基准薪资,不同级别、不同城市都有不同的标准。
第二步,确定你要主攻该职位的哪一个层级,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资深,每个级别对应一个薪资范围。
第三步,先发制人,既然面试官问了,就给Ta一个锚,将这个预期植入对方心理,之后砍价也不会离你的报价太远。至于如何报价,这就因人而异了,如果你觉得自己与对方招聘要求的能力并无二致,就按照招聘薪资范围的上限起报,如果你觉得自己超过对方的需求,就可以突破上限报价,不过这种情况下,HR是没有能力拍板的,需要逐级上报审批。
008.反问
在接近面试尾声时,出于形式和礼节,面试官通常都会问求职者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这里并不存在主观、刻意的考查点,但求职者的反应,却能作为反哺补充考查内容。
考查点:1)诚意、2)见地
如果你说没有问题,那么此次面试也就平淡地收场了,面试官也感觉不到你对该职位的热切期盼和求职诚意,不加分,但在同样条件的人选中很难被优先考虑。
所以问题是必须要提的,但问一些不合时宜的问题,恐怕还会减分,比如赤裸裸地想得知面试结果,你好意思问,对方还不好意思当面拒绝你呢。也别问超出对方认知范围的问题,你让HR如何回答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呢?
常规问题可供参考:1)与己相关的部门结构、2)薪资构成、3)对本次交流的评价,除此之外,如果面试官是直属领导,也可以问业务层面的问题,或许你提的这个问题正好是他们现阶段在思考的难点,对方会认可你的洞察力,录取几率又能往上蹭蹭。
END.
相关阅读:《你的求职姿势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