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的最后一页,我慢慢的、带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合上了这本书,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不能自拔。
虽然是第二次看这本书,但由于阅历的增加,或者思维模式的改变,或两者都有,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也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
这是一本好书。这一点我和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一样,真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因为它能让不同文化、背景、阅历的人产生不同的感想。它是一本会让你思考,而不是读过了,就扔在一边的书。
心情慢慢平静,这能让我冷静的思考。虽然我到现在都没有把故事的时间轴彻底理顺,但我觉得这不重要(东野大神的叙事能力、知识面、处理各部分的衔接、如何钓人胃口等等,是毋庸置疑的,读者们也有很多评价,此文不赘述)。重要的是它究竟哪里吸引了我的眼球、冲击了我的内心,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
这本书分为五个章节。那么,我也通过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虽然可能有些片面,但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01 怀揣奥运梦的月亮兔
总结成一句话,如果你热爱帮助别人,那么一定要增强自己的能力。你的能力越大,你才可以越有效的帮助别人,并且,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三个贼,和一个怀揣奥运梦的女孩,谁更伟大?当然是那个女孩。但这本书中,为什么女孩会对贼说感谢,说敬佩?因为这三个贼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女孩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而恰恰就是这种能力,让贼帮到了女孩。
具体针对这部书来说,三个贼的能力就是,他们很清楚,确定而且一万分的肯定,1980年,日本没有选手参加奥运会。因为这对他们来讲,已经是不可改变的历史。
而对于1979年的女孩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那是没有人敢确定的未来。她无法理解来信中为什么会说的那么肯定,但正是由于这种肯定,让女孩在潦草丑陋的字体中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不容辩驳的魔力。
回到现实,一方面,我们无法确切的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另一方面,我们不知向我们求助的人需要我们给予什么样的帮助。但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增加阅历,积极思考,这样可以预知未来,也可以拓展能力。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能力有限,但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真心帮助别人的想法,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愿意去积极主动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是我进步的动力。
02 鲜鱼店的音乐家松岡克郎
总结成一句话,当你怀揣一个坚定的信仰时,你美好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这种实现,无关生死。
这一部分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大学时期。那时候的我,每天听着崔健、唐朝、高旗超载、魔岩三杰…梦想着自己也能有一支乐队,上台表演。
并且我也的的确确去为此奋斗了,当时为了买一把吉他、一个野马音箱,在大学食堂里不知吃了多少顿的馒头就咸菜。
后来,乐队里还少一位贝斯手,我拉着鼓手一起,跑到宿舍区,躲过舍管阿姨的贼眼,挨个敲门,问人家有没有兴趣弹贝斯、组乐队…
经历了种种欢笑和泪水,终于靠自己乐队的一首原创歌曲,获得了05年“动感地带”本市赛区最受欢迎乐队奖。
再然后,毕业,各奔东西。
乐队解散一年后,我们五人再聚首,借用了一间其他乐队的排练房,想找找当年的感觉。却发现,当年的默契就像一颗流星,熄灭了就不会再燃烧。
十多年过去了,我偶尔会很怀念那段时光。看完《解忧杂货铺》的第二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怀念的是那时的我,有梦想、有信仰。
如果当年有一封这样的信传到我手上…我们手上,告诉我们,“有人会因为你们的乐曲得到救赎,你们创作的音乐一定会流传下来,请务必相信这件事,直到最后的最后…”那今天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呢?
03 替人解忧的浪矢雄治
小说进行到这里,就开始烧脑了。里面穿插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涉及的故事其实也不止一个。但通读第三章之后,我最大的感想是,也许偶尔一个无心之举就会变成很好的创意。但如何用心的,而不是开玩笑的经营它;遇到挫折后如何坚定的继续下去,而不是怀疑它,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作为一个常驻在日本的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个日语词汇:
浪矢:可以写作“ナミヤ”,发音“NaMiYa”,是一个日本的姓氏,日本人喜欢用自己的姓氏作为自己的店名,所以小说中的杂货铺是叫“浪矢杂货铺”。
悩み:可以写作“ナヤミ”,发音“NaYaMi”,中文意思是“烦恼、忧愁”,所以小说中孩子们总是戏称“浪矢杂货铺”为“烦恼杂货铺”。
这算是日本人的一种文字游戏。
浪矢爷爷估计就是受到了孩子们的启发,才想到了一个替人解忧的创意吧。没想到,意外的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虽然一开始孩子们提的问题基本都是开玩笑,但浪矢爷爷从没把自己的回答当成玩笑。正是由于他这种用心的态度,才会慢慢的吸引那些真正有烦恼的人。
即使这不是小说,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正找他咨询烦恼的人也早晚都会出现,因为他的真诚。这应该就是脚踏实地、用心做事的力量吧。
然而,浪矢爷爷却自己也遇到了真正的烦恼。虽然自己认真的回答别人的问题,替人出谋划策,但自己的观点、方法到底对不对?按照他的建议去做的人,究竟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差?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哲学问题。
小说关于单身母亲绿河的情节,跌宕起伏。但这一段,我所理解的用意是作者想告诉读者,不要想的太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你的内心告诉你,你此时的行为是正确的,那就不要瞻前顾后,放手去做吧!
04 永远离开了父母的和久浩介
虎毒不食子。我的理解,总结成一句话,父母永远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就算他们做了错误的决定,也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其中利的一面,孩子的幸福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即使你不理解父母的行为,也要记住,“全家人应该尽可能团结在一起”。
而这个故事里,就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情节。从小在富裕家庭成长的浩介,突然发现自己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源的细节,书中没做详细的介绍。然而,在浩介的价值观里,父亲做了不道德,甚至是违反了社会规则的事。
我依然要感叹,东野大神的叙事能力真的是出神入化。旁敲侧击的铺垫了那么多,最后用浩介注意到了父亲上完厕所没洗手的细节,表现了浩介心中维系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纽带的断裂。
然而,当他发现父母最终为保护他的存在而自杀之后的心理状态,还是会让人感到一阵暖流传遍通体。
在这段中,作者想表达的另外一种人生哲学是:你对一个事物的看法取决于你此刻的心态。
披头士解散的原因,众说纷纭,其实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保罗1970年退出披头士,致使这支乐队成为一个历史,这,是事实。是改变不了的。但之所以后人争论不休,其一、因为在人们心里,这支乐队无比重要;其二、我们只支持自己想支持的想法。
家庭也是一样,在我的心里,它应当是我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所以我对它抱有爱、珍惜、保护。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我是否平心的思考,我已抱定了这种看法,我的看法决定了我的态度。
浩介懂得这个道理的时间有点晚,但是看了最后的信,我决定原谅他了。
05 盗窃三人组和事业成功的汪汪
这才是全书的主线。
通读最后一张,我们才能把全书串联起来。在惊叹这本书真的是一本烧脑百科全书之余,我的脑海中只跳出了两个字:轮回。
《解忧杂货铺》,从盗窃三人组开始,最终也要落回到三人身上。这一夜,他们给三个人写了回信,仔细想想,他们对待三个人的态度是不同的。
对兔子和克朗,我不能说他们回信的态度不认真,但是,他们没有明确的泄露天机,仅仅是用了确定并万分肯定的语气,婉转的表达了不争的历史是什么。
但对汪汪,他们彻底变了。因为丸光园。
他们甚至就差坐时间机器回到过去,手把手领着汪汪走向成功了。然而,正是这个被他们培养成成功人士的女性,成为了他们犯罪的导火索。
如果汪汪没有出身丸光园,三人也不会写那封泄露天机的信;如果没有这封信,就无法成就女老板汪汪;成不了女老板,就无法买下丸光园;她不决定买丸光园,三人就不会去她家里盗窃,就不会躲进杂货铺,自然也就不会给汪汪写那封信了…
无穷无尽,周而复始。
而雄治,永远不会知道,还有这样一出闹剧。
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个环,就像太极,也有点像蝴蝶效应。
就像我此刻写下这样的一篇观后感一样,或许我永远不知道我所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也许会挨骂,也许也会有人因为看到了我的感概而去读,或再读这本书。
但我希望,骂过我的人,也许未来也会因为其他的事情赞扬我;再读这本书的人,也许从书中学到了一些知识,而最终帮助到了我…
虽然我这个希望实现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但一定不是零。
最后,向杂货铺、丸光园、还有那一张白纸致敬,向东野大神表示感谢!
注:文中带引号部分,皆为小说译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