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翻开《许渊冲译牡丹亭》的时候,不禁想起我与《牡丹亭》的第一次接触。那时是2004年白先勇先生力推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戏曲优美动人,一时风靡大江南北。白先生将原著的五十五折缩为二十七折,保留了原剧中的精华。随后,我便找来《牡丹亭》的原文来读,深感中国古典戏剧之美。转眼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了。现在再看起《牡丹亭》,与之前的感悟和体认也已经不同了。
《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明朝著名戏剧家,生于1550年,逝世于1616年。与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于同一年。他的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这四部剧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知名,与《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名剧。
许渊冲先生的著作今年我已经阅读了不少,他的译文信达雅,很好地传递了中国古代语言的神韵,是中国传统文学走向国际的重要桥梁。此前,我已经阅读了他所翻译的《李白诗选》、《西厢记》和《桃花扇》。
《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讲述的是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许老的这版《牡丹亭》是一个节译本。牡丹亭原剧五十五折,许老择其关键选其二十二折,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相遇欢挠为终。丽娘起死回生,梦梅金榜题名,二人喜结良缘,双喜临门的内容一带而过。
这里为人称赞的还是杜丽娘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一个青春少女,因《关雎》而萌动春思,因游园而感怀生机,因梦梅而向往爱情。她的青春意识和情感意识的觉醒来的是如此自然,寻求个人解放的道路又是那样曲折。和柳梦梅的爱情也算是“人鬼情未了”。
在本剧中,为人引用最多的还是“游园”中的名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许老的译文是“A riot of deep purple and bright red,
What pity on the ruins they overspread!
Why does Heaven give us brilliant day and dazzling sight?
Whose house could boast of a sweeter delight?”
Red与overspread押韵,sight和delight押韵,形象地写出了少女见到满园春色之后的感怀。
随后的“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
“I have read in long or short poems of ancient days that maidens were moved in spring and grieved in autumn. Now I understand the reason why.
I'm sixteen years of age,but where is the young man who would win the laureate for me, or fly up to the moon to woo the beauty in the silver palace?
Where is the poet to write a love verse on the maple leaf and send it afloat to me? I have read the story of Red Leaf and the Western Bower in which the talent begins by a tryst and ends in a happy wedding with the beauty.”
这里许老还是巧妙地带过了中国文学中的典故,毕竟这对很多中国人而言也需要细细寻访。而用story of Red Leaf and the Western Bower带过。杜丽娘看到满园春色之后,想到自己曾经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不禁向往起自己的爱情。这也正是她所要追求的美好事物。
四大名剧中,最容易代入角色的女主角可能就是杜丽娘了。恰逢青春年少的少女,充满活力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充满了期待。叫人怎能不感同身受?
值得一提的还有许老翻译的一些别有趣味的小细节,比如侍女的名字,春香就是Fragrant,和《桃花扇》中的香君同名。杜丽娘的译名更是一语双关,Belle,美丽的姑娘,而不是音译为“Liniang”。这也是许老的匠心独运之处。
PS: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