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句话来自《上得天堂,下得地狱》这本书中,作者是安迪·安德鲁斯。我想他在写下这句话时,一定没有想到这句话日后在中国的火爆程度。
近几年,类似于这样的旅行鸡汤语句随处可见:旅行社的广告、蚂蜂窝穷游网上的攻略、各类小清新文章中......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大多是想说明可以通过旅行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爱情、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甚至是我们的人生。
想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吗?去旅行吧;想寻找到全新的奋斗方向吗?去旅行吧;想把自己从迷茫与困惑中解救出来吗?还是去旅行吧!旅行在一夜之间变身为万能的灵丹妙药。
为什么现在的舆论导向是这样?我揣测,是因为在这个快节奏高强度的时代,每个人都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房贷、加班、业绩、情感危机、养老、亚健康......这些压力很容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也让很多年轻人提前进入中年危机。
晚上十点,你终于迈出公司的大门。你看着这霓虹灯下的车水马龙,想着自己熬夜写的方案已经被老板否定了三次,但是deadline就在五天以后。你在手机中又翻到了银行提醒你还款的信息,而你的女朋友又在微信里和你闹着要分手。苦不堪言,身心疲惫的你突然很想逃离这一切,你想换一种活法。这时,你可能会想到在蚂蜂窝上曾经看到的那篇西藏独行15天的蜂首文章,也可能是穷游网上的那篇从西欧到东欧的热门攻略。于是,一个想法悄然滋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这场旅行来解决你现在遇到的所有的问题吧!
这个假设的情景,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当我们被现实撞了一下腰时,总是容易将希望寄托于诗和远方。
我们为什么想去旅行?或是纯粹放松自我,或是享受亲子时光,或是庆祝纪念日,或只是出于好奇......但是无论怎样,请不要把旅行当做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如果想通过一次旅行来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只是将旅行作为逃避生活的一种手段,并非旅行的真正意义。那些暂时被我们留在出发地的问题,一定会在家排好队恭候着我们回来,而不会自动解散去另寻新主。
绝对不是在否定旅行的作用。事实上,我自己就是一个“旅行成瘾”的人。我曾对照着网上流行的“旅行成瘾者的19条,看看你中了几条”的这个帖子一一对照,结果,中了17条。
我非常喜欢旅行,也品尝到了旅行带来的各种甜头。我享受和家里人在旅行途中的其乐融融,他们的笑容就如初夏的阳光一样温暖着我;和闺蜜们通宵坐火车硬座住青年旅舍去苍蝇小馆大快朵颐,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青春回忆;而在爱情世界中,我更要感谢旅行。当老公还是我男朋友时,在每一次的旅行中我都更能感受到他的靠谱与体贴,坚定了我嫁给他的心;而在婚后的旅行中,我们更是通过不少次沟通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旅行中的趣闻趣事或是偶尔的惊心动魄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添加了不少优质佐料。
同样,我也经历过将旅行视为救命良药的时期,我总是想通过旅行让自己明白到底想要什么,我甚至想让旅行充当我人生的GPS。结果,虽然每次的旅行都是高兴而归,但是我好像并没有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后来,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旅行已经变为“恶性循环”,简单说就是我为了旅行而旅行时,我决定暂时停下脚步。
我不再只是简单的看穷游或蚂蜂窝上的牛人写的旅行攻略,而是开始思考他们攻略背后的故事。我渐渐感悟到,他们之所以能够通过一次次的旅行将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是因为他们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具备了驾驭自己人生的能力,他们只是借助旅行实现一次次更华丽的转身。
通过一段时间的心态调整,我不再将解决现实问题的筹码压在旅行上。那么,旅行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他可以让我们在视觉味觉甚至听觉上都来一次或美好或失望的体验,他可以让亲人们感受到在一起时的喜悦或是让情侣将彼此更深的植入在自己心中,他可以让我们在看机票订酒店做攻略时明白什么是累并快乐着,他可以为我们的人生阅历增添一点点色彩,他更可以锻炼我们的胆量并让我们提高自己的处事应变能力。
但是,旅行就是不能直截了当的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过,如果有心,我们可以将在旅行中所收获的学以致用。
的确,我们可以通过旅行看到更加精彩的世界,但是,在我们还没有做到主动提升自我并实现坚持不懈的努力时,我们只能是这个更加精彩的世界的旁观者。如果想要真正融入其中,请从升华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