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就这样随意敲打键盘,也不管能落下什么,只要不停下,大脑就能跟着运转,什么都好。一段时间不练习,后果就这么明显,很艰难,好像回到了开始前,甚至还不如开始前。
现在发现,想方设法寻找当天要写的话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让大脑处于备战状态,不仅仅找话题,更重要的是判断哪个话题是自己有能力继续下去的,有时候我们觉得话题难找,其实不是没有话题,而是我们没有能力拓展,写文的过程不可能只有一个论点,更多的是找到支持这个论点的论据,而论据是需要积累的,要调用我们此前所有的经历和体验,还有知识体系的沉淀,我们都知道,没有知识作为最有力的保驾,任何观点都不足以打动别人,几遍我们追求的不是打动别人,但至少该是被自己所认可的。
最难的不是生活,是我们处在的生活里不断发生的各种各样变化,应对变化,应对不确定性是需要极大的耐力和智慧的,哪有只用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人和事,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体,这本无需解释,更无需强调,我知道如果没有很好地进入状态,自己是写不出能代表自己的文字的。能说出来的都是有限,更多的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不强求才好。
同事问我要不要下楼,我拒绝,理由很简单,就是太热了,工作进行不下去,趁机写字。她笑我多余,头疼的厉害,不歇着还写什么字,我勉强微笑,说,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疗愈……
许多人,就会有许多种观点,我会坚持我自己的,用我自己的方式对待我自己的人生。万一有一天因为这个瘤,我会早早离开人世,那也终究有过属于自己的人生,不必逢迎别人,专心做过自己的人生才有意义。
写字真的是有疗愈效果的,我亲验有效。这两年来,一直坚持不断地记录着自己的所思所想,虽然在现实中并没有给我带来经济收益,但我知道,在心理上,心态上的收获才是我最想要的。
工作:
约好的面试者没有来,只甩过来一条微信,然后就没了下文,等我看到要回复的时候,发现已经把我删除了,就这样,只经历了短暂的接触,一场已经在即的面谈就泡汤了。
话说回来,我还真不喜欢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的人,如果有一天,他的简历再次投进来,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直接拒绝的,一个人的行为一定代表了他这个人的特定特质,虽然以偏概全不好,但我想说,我就想凭这一点判他“死刑”。
综合考虑后改变主意不来面试是正常的,发条微信告知是正常的,告知后连回复都不收就删除就不太礼貌了,一个没有基本礼貌的人,也的确不值得我们去珍惜。
之前也有过好多类似这样的情况,临时取消约好的面谈,都不见用这种方式处理的,即便不认识,最起码的相互尊重还是要的,一座小城,一个行业,圈子不过就这么点儿大,谁都保不齐以后会不会遇见,完全没必要这样决绝又彻底吧。
做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做的不好就会在某种程度拆了自己的台,把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机遇断绝了。
金钱:
看到一篇网文,是讲一个85的女孩主业做瑜伽教师,空闲时间开了一家很小的素食饺子店,居民区里的一间小屋,里面放上一张大方桌,客人可以一起包,自己煮,慢慢吃慢慢聊……她在给许多人创造家的温暖。
看到这样的介绍,很难想像她的盈利情况,不盈利又那什么去支撑未来的路?如果真像网上描述的那样,还要用做瑜伽老师赚到的钱养活这个小店,这样的理想化行为真的能持续走下去吗?
的确很让人向往,那样诗意的生活,我们真的有幸能做到吗?人活着,并不是只为钱,虽然我承认我需要钱,看重钱,离不开钱,但我又无比坚定的认为,钱代表不了的那部分世界,才是我所有努力想要的。
钱代表不了的,并不是说一定买不到的,从前的人都说有钱买不到健康,如今这样的论点变了,真正被病魔缠身时,钱就是命,没有钱别说健康,生命也会随时陨落。
那我想要的钱代表不了的又是什么呢?我在想可能更多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部分,我们谁都没有享受简单人生的福分,还是那句话,谁的人生不带伤?好好活才能好好死,这样说不好听,但我已无数次说给自己听。
就像那个开饺子店的小妹妹,如果仅仅想要用钱来代表她自己活着的状态,那就不会成为网络上被说成故事的她了。
理性的想,我自己不会成为她,不是不喜欢,是没有勇气,佛系心态不是不好,但我更清楚,修炼好心态的结果也不一定就能保证自己不生病,不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