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我,我家孩子不太爱和别人说话,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不喜欢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玩具,很护着自己的东西,我觉得我的教育挺好的呀,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孩子不爱说话,你想一下,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说话呢?作为父母而言,你们平时和孩子的聊天的机会多不多?我说一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平时挺忙的,陪孩子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是孩子和她关系非常的好,有什么事情孩子总是会想到和他的爸爸说。
我问过她,她说很简单,只是在有空的时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也不是说讲什么大道理,他基本上以你问我答的形式和孩子聊天,问孩子如果爸爸被怪兽抓走了,你怎么来救我?我们来各自说各心中的小秘密,我们交换一下怎么样引导孩子说出他的隐私,可以排除心里的瘾。今天哪个小朋友跟你说话最多呀?你喜欢他吗?了解一下孩子的社交情况,预防吧,如果你遇到危险,你希望我像谁一样来保护你啊?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危机化解能力。
孩子不爱说话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就是有些成年人不爱说话,怕说多了错多,越不爱表达就越不会表达。所以家长平时和孩子多沟通,同时学会设置问题,你问他答多呢,就说得多了,孩子说得越多,他们安全感就越高,久而久之,他们也就爱说话了。
还有很多的家庭,家里的老人很宠爱孩子,什么东西都想给孩子,别人碰都碰不得。买一块蛋糕只能够是孩子的父母不能碰吧,碰一下你怎么能够和孩子抢食物呢?孩子递上一块蛋糕递给家长吃,家长来一句,我们不爱吃,这是给宝宝吃的。
在这种教育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变成两种极端,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有什么都是第一时间只想着自己给我买的东西,那就是我的家长亲手摸上了孩子的分享功能,另外一种就是感恩,孩子会觉得家长很不容易,什么东西都给了自己,这种像蜡烛一样。
燃烧自己,牺牲奉献式的关爱。家长感动的是自己,而孩子的感恩之心更多的是带着负罪感,因为自己爸爸妈妈都不能吃蛋糕了,好可怜。所以说不要什么东西都拒绝孩子,孩子给你吃的东西你就吃。孩子这个时候的分享是在和父母互动,很温馨,家长不要拒绝孩子在家养成的这种分享的习惯,在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也会自然而然养成了这种分享习惯。
孩子游戏上演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们。你们玩过游戏吗?你如果玩过游戏就会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游戏上瘾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就拿我们都熟悉的最基本的消消乐来说吧,它是不是前面的很简单,你一下子就过关了?然后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特别厉害?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你是不是就这样被吸引了?换位思考,孩子玩的一些游戏也是这样的。
由简单到难,一关关的过,一关关的闯,一开始通关了就非常的兴奋,然后获得自信,想继续玩下去,这样小小孩子容易被这个游戏吸引,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孩子玩游戏上瘾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逃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尊重和满足,但在虚拟世界里面却能够轻而易举的得到现实生活中作业,做不好就要挨批,成绩考差了就要被说,看一下电视,也要被骂,在外面呆了很久,回家也要被骂,反正什么都不对。
游戏中呢,各种段位的晋升都会让他们获得一种满足的成就感,市排名、省排名乃至全国排名,这些更是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关注和认可,这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游戏,如同伊甸园般,让他们暂时忘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游戏是教育失败的替罪羔羊而已。从小说、电视剧、动漫、电脑、手机到现在的游戏,家长似乎总是在寻找教坏他们的罪魁祸首,殊不知真正将孩子归入身边的却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