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原本只是想完成前一篇,那是得知顾老师离世之时兴起的念头。无奈当时未能一气呵成,为了践行果行,我大略整理了一下一些已经开头却没结束的事情,打算一一完成。于是有了修缮未完待续之一。而误会也起于“未完待续”,当然更主要的是我想:既然写都写了,为何不与和我有记忆交集的同学们分享呢?why not......
看到有同学说期待续集,我想:完了,以为完全了自己的一个小念头,却又兴起另一个念头;看到有同学说如果每位同学都来写一写关于顾老师的记忆,都可以出一本书呢。我立刻觉得有几分兴奋:这个可以有,真的可以有;其实,最击中我的是有同学说看到我的字字句句有说不出的难受,也有同学说沉重。我们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也是不同的,我们对待死亡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从前我对死也是有深深的恐惧,大至亲戚朋友,小到蝼蚁虫蟹。我无法接受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无助地僵持在那里,而失去且意味着永远。而一想到所有的失去除了悲伤就是伤悲。直到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小视频,是一位印度妻子在她华人丈夫的葬礼上讲述她丈夫的趣事。面带着笑容回忆她丈夫在世时的点点滴滴。原来可以有这样的方式去记念一个离去的生命。我们都说生命无常,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人固有一死。但我们也说唯爱永恒。如何让逝去的人的爱永恒呢?
曾经有位老师分享了他们怀念逝去的亲人和朋友的方式。在他的生日那天,他们会准备一些甜点、食物,包括这位逝去的人生前喜欢吃的、喝的。再把他的照片或者一些纪念品摆出来。请一些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分享和他相处的趣事、或者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甚至一起唱他喜欢的歌。大家用庆祝的方式来怀念他。把他在世时带给大家的快乐再次重温。于是大家谈笑风声,用拥有的快乐取代失去的痛苦。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看待死亡的方式。
常听人说向死而生,越是成长越会发现死亡的靠近;有人说我们是一个忌讳谈死的民族;也有人说只有看清死亡我们才懂如何活着。当有人提及他离世的亲人是安然而去的时候,也能感觉到他对亲人离世这件事情的释然。倘若说到离世的亲人是如何挣扎如何不舍,分明也能感觉到说者无形中也被牵绊着。据说这是一种星芒的力量。我们对离去的人不释然,他也不会安然。我们接受他远去,他也便归于浩瀚的时空。我们用快乐的方式缅怀他,他的灵魂也会微笑着回应。
我们的生命如此有限,为什么不试一试另一种方式呢。
30天写作训练营第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