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的一位妈妈平时经常阅读手机上的各种良莠不齐的育儿文章,要么就是转发一些类似:《爸爸妈妈,请放下手机陪陪我好吗》《电子产品——危害孩子的杀手》之类的内容,而且经常会看见她一把夺过孩子手里的电子产品,强制性关机,弄得孩子哇哇大哭。
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只要利用得当,同样和画画、做游戏、搭积木一样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思考力,同时还能够拓宽视野、丰富情感,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每周陪孩子看一部电影,用故事情节感染鼓励孩子
我平时爱看电影,各种类型的电影都喜欢。一个周末,女儿玩了一会玩具后感觉没意思了,趴在我身上说,“妈妈,我想看电视。”我实在不想陪她看那些没完没了的动画电视剧了,脑子里灵光一现,何不一起看一部电影呢?反正我也愿意看!于是就拿出笔记本电脑,想了想,选了最经典最熟悉的《龙猫》一起看了起来。
没想到,影片中乡下美丽的自然风光、慈祥的老奶奶以及可爱的小梅及圆滚滚毛茸茸的龙猫一下子就吸引了女儿的注意,特别是雨夜中小梅和姐姐打着伞等待爸爸回家的那一幕,看到龙猫出现在小梅和姐姐的身边,女儿的表情平静中又透露出强烈的好奇心,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画面,也不知道她小小的脑袋里在想些什么。
从此之后,周末和我一起看电影成了她最期待的事,经常会问我:妈妈,我们这个周末要看一部什么电影呢?从《魔女宅便急》到《悬崖上的金鱼姬》,再到《哈尔的移动城堡》《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我精选了一些故事情节适合儿童观看、画面或清新或温暖的系列电影,每个周末都会安排时间陪伴女儿看电影。
有一次看完电影《魔女宅便急》,女儿总是骑着一只扫帚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一边跑还一边说:“魔女琪琪给你送快递来了,我的黑猫哪里去了呢?”有一次她搭积木时总是搭不成功,就很生气地一把推倒不想玩了,这时,我会鼓励她说:魔女琪琪是不是有一阵不会飞了呀?那她后来又恢复了飞行功能了吗?那她是怎样恢复的呢?女儿也会联想到电影情节回答我说:她努力练飞,从山坡上一次次地练习飞,终于又恢复了飞行功能了!然后我就说,你遇到了困难会不会像琪琪一样继续试一下呢?女儿也总是会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继续重新搭起了积木。
每周陪孩子看一部电影,潜移默化中进行语言学习
有时候我们看的电影是英文原版的,就像《冰雪奇缘1》,女儿已经让我陪她看了不下8遍,虽然字幕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女儿却依然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候还自己自言自语地进行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艾莎,你可以和我一起堆雪人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睡不着了,快起床去玩啊’”,虽然英文也只限于认识几个单词,我惊讶于她翻译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可能这就是语言环境以及重复的作用吧。
当我们看电影《疯狂动物城》时,兔子警官朱迪刚开始进警察学校训练时总是一次次地失败,台词中对兔子朱迪变幻了好几种称呼:“你输了,小催巴”“你死了,小不点”等等,女儿听到这里哈哈大笑,然后对我说:“妈妈,小催巴、小不点、小村姑、小萝卜头、兔子宝贝这些说的都是兔子警官朱迪对吗?”她觉得这些称呼特别滑稽,特别好笑,我想这同时也让她对语言的灵活性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吧。
每周陪孩子看一部电影,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情感,培养了欣赏能力,为孩子奠定最初的文化根基。
看了电影《白雪公主》之后,每次女儿一看我生气了,就大声说:妈妈,难道你是七个小矮人中的“爱生气”吗? 童话电影让她的知识结构中出现了最初的人物形象,也奠定了最初的文化根基。同时电影也开扩了她的想象力,经常会说出一些让人惊讶的句子,比如,冬天树都光秃秃的了,她说:“树都理了光头了!”夏天正午她要出去玩,我问她:“大中午的你一个人出去玩吗?”她说:“我和我的影子一起啊!”
苏联的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曾经说过: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这就是电影的意义。对于孩子来说,一部好的电影作品让他看到除了他身边世界以外的更加斑斓陆离的世界,让他感知到除了这个现实社会之外,还有更多美好的想象与奇幻的未知,让他更用心地去触摸自己情感的丰富与细腻。同时,正如电影导演E.吉甘所说,与画面配合的适当的音乐,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有高度感染力和深度思想涵义的视觉音乐形象。关于这一点,听一下在孩子们中广为传唱的《let it go》就可见一斑了。
当然,陪孩子看电影,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陪伴”本身。当你和孩子沉浸在电影之中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紧张,一起兴奋的时候,我想,除了他在你子宫里的那段时光,这样的时刻应该是你们的心与心联结得最紧密的时候了,而这样的亲密与相伴,之后带来的可能是更加舒适温馨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家庭和谐共处的幸福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