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像懂得很多道理,却仍然没有什么卵用!

最近在去公司上班和下班的路上,总会戴上耳机,打开喜马拉雅,打开度阴山老师著作的《知行合一王阳明》音频节目,听着秦东老师主播的声音,一集又一集的回放在耳际。

这个音频节目如今已经是在听第三遍了,每一集中不仅仅是独到的见解和分析,让我开始触摸一些阳明先生的思想,更多的还是音频的收听带来跨越时空的宁静和历史沧桑感。

在蛮荒的龙场,阳明先生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的力量。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之后的平静。

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但是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呢?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知道指示和方法然后去实际践行吗?为什么我们好像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都说为人处事只要要知行合一,就能不断走向成功,那么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呢!

书中讲到: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自己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便能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大家一般认为知和行是分离的,要让行向知靠拢。而知行合一是说,这两者是一个东西,你做了一件事,那既是你的知,也是你的行,这两者共同映射到你的心里面。

如果你愿意去面对你自己的内心,找到你真的觉得快乐的东西,知道什么是你不希望看到的东西,那个东西叫“良知”。

而要达成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做事”,也就是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阳明一身的经历来讲,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几经生死,如果你知道你就会去做,你没做就代表你还是不知道,所以说你看过多少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事情。

所以,不是你懂了很多道理,只是你根本未曾懂过而已,不要用假象来迷惑自己,不做就是不知道,做了,你就已经达到了知行合一。

不埋怨,不抱怨,从己出发,做一些坚持的事情。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
    小播读书阅读 35,605评论 4 144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5,212评论 0 15
  • 又到端午。朋友写的端午民俗文章,勾起我零星的有关端午节的回忆,觉得还蛮有趣。 我小时候偶尔住在奶奶家。奶奶是个智商...
    EmmaLT阅读 641评论 0 1
  •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的路。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
    羽妍雨禛阅读 526评论 1 0
  • 厨房的水龙头又在滴水。我循着水声向厨房靠去:一步,两步…… 滴答、滴答…… 我走一步,它便响一声,仿佛在帮我数着步...
    一米颺光v阅读 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