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家风建设,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基石,更是党员干部修身齐家、永葆本色的内在要求。它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既能涵养党员干部的清廉品格,又能为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注入持久动力,是连接个人修养、家庭建设与政治生态的关键纽带。
廉洁家风是抵御腐败侵蚀的“防火墙”。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纵观诸多腐败案例,贪腐父子共同涉案、受贿夫妻协同作案等全家陷入腐败的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源往往在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当家庭沦为权钱交易的私密空间,当亲情异化为利益输送的掩护工具,腐败便会趁虚而入,最终酿成一人落马、全家遭殃的悲剧。反之,若家风清正,则能为家庭成员构建强大的拒腐免疫力。焦裕禄始终坚守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家规,谷文昌秉持清白持家、简朴本分的家风,他们的言行让家人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党员干部抵御外界诱惑的坚强后盾。
廉洁家风是规范权力运行的“压舱石”。党员干部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绝不能成为家庭谋取私利的工具。廉洁家风建设,本质上是对权力边界的清晰界定和对用权行为的严格约束。通过明确家规家训,将“公权姓公、一丝一毫不能私用”的理念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引导亲属子女认清权力并非特权、职位并非光环的本质,才能从源头上防范“裙带腐败”“期权腐败”等问题发生。许多地方推动党员干部签订家庭廉洁承诺书、开展廉洁家访活动,正是通过家风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推进,让权力在家庭监督的公开视野下规范运行,有效避免权力异化与滥用。
廉洁家风是涵养清廉品格的“营养剂”。
“国无德不兴,家无德不旺”,廉洁家风的核心是“德”,它借助长辈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文化氛围,塑造着家庭成员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良好的家风有助于自身修养品德、树立正确观念;父母秉持清正廉洁的作风,能为子女作出最直接的示范;夫妻之间相互监督提醒,可帮助对方在面对诱惑时保持理智;家庭中形成清廉风气,能让人始终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当廉洁齐家成为家庭共识,当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成为家庭风尚,党员干部便能在耳濡目染中强化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将清廉品格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准则。
推动廉洁家风建设,既是党员干部的个人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党员干部要带头立家规、正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引导,通过宣传清廉家风故事、曝光家风败坏案例,营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氛围。唯有让廉洁家风蔚然成风,才能为反腐败斗争筑牢根基,为实现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