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好家风关乎党风政风国风,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第一,希望大家注重家庭;第二,希望大家注重家教;第三,希望大家注重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代替。广大青年干部处于拔节抽穗的关键时期,加强廉洁家风建设,不仅是对家庭的道德引导,更是从根源上为清正廉明的社会氛围奠定坚实基础。
以廉洁家风为根本,筑牢廉洁文化的“思想防线”。家风的建设关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基层在推动廉洁文化过程中,必须将廉洁家风建设作为重点,从思想上筑起“防腐巨变”的第一道防线。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之要。为此,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自觉认识并摆正党性与家庭、家风与党风的关系。“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需要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锤炼党性、洗练初心的同时,修炼好从严治家这项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切实担负起从严治家之责。从严对亲属子女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他们对党纪国法要有敬畏之心,戒除特权思想和享乐思想;教育他们要对腐败诱导言行进行有效鉴别,过好亲情关,不被家庭绑架、亲情裹挟;监督他们不行不义之举、不谋不义之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远离腐败土壤侵蚀,有效防范“后院起火”,筑牢清正廉洁的“防火墙”
以家庭为载体,弘扬廉洁文化的“精神内核”。家庭是廉洁文化的微观载体,通过良好的家教家风,可以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廉洁自律的价值观念。“家风正,则国风清”,我们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厚植清廉根基;要严格管好家人亲属、管好身边人身边事,重家教、正家风,决不能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谋取不正当利益。要积极动员组织发挥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廉洁家教的传承,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清廉正直的后备力量,还能使清廉文化代代相传,形成源远流长的廉洁内核。
以家风为纽带,推动廉洁文化的社会风尚。家庭不仅是廉洁家风的培养地,也是廉洁社会的基础。我们党员干部在推动廉洁家风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家庭内部的廉洁自律,更要将家庭作为连接社会的纽带,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崇廉尚洁的风气。对此,党员干部在家风建设中更应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以红色家风涵养时代新人,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作表率。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廉,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育廉、铸廉、润廉方面的固本培元作用,以廉洁家风涵养时代新风,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集安市头道镇人民政府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