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本来可以有个不错的仕途,他的父亲司马谈以及其祖辈都是掌管祭祀和记录历史的官员,其父亲也已经给司马迁铺好了路,其父亲死后,司马迁接任太史公。但他的命运转折点始于李陵之祸。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下,匈奴和汉朝已经撕破脸了,就是水火不融的关系,汉武帝的心中伟业是不允许被任何人破坏的,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司马迁应该静观其变才对。汉武帝本就多疑,李陵投降是有点问题,再加上小人的煽风点火,汉武帝内心应该已更偏向他是叛国了,司马迁这时候帮李陵说了些好话,触逆了龙鳞召来牢狱之灾,又无人敢替他求情,最终成了阉人。
令我肃然起敬的是司马迁虽然悲愤、失落、痛恨,但他没有消沉,反而激起了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而达到了最高境界:无论外界如何待你,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执着于去做好。这点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
探究其为何能有这种精神,我认为其父亲的遗愿和他自己的夙愿,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令其在面对死刑时选择了腐刑得以继续存活来完成属于他一个人的使命。
在完成伟大的《史记》著作后的第二年,太史公去世。
我仿佛能看到其闭眼时是安静的,没有了屈辱,没有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