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与别人吵架的时候,你有你的故事,他有他的故事。每个人的叙事都差异。即使你真心的站在他人的立场,这种差异也非常大。对一件事情的叙述如此,对大的方面的叙述,比如人生,世界也如此。
两个性格以及经历都差不多的人,即使面对同一件事情的解读都很不一样。人们在面对某一类事情的时候习惯给出带有自身特性的解读。这类带有自身烙印的解读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对过去经历的解读,与现在生活世界的解读,以及未来如何发生的解读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换一句话说,无论是面对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你的解读都带有自身的烙印,这种个体差异性如同性格一样,由基因与经历决定。
我认为解读的本质就是在讲故事。而故事的内核就那么几种,你拥有什么样的内核,就倾向于讲什么样的故事,这种故事内核是如此真实,就如同有一串思维信息围绕在你身边,我把这个信息称为思维茧。
比如原声家庭中的概念: 如果你童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那么你寻找伴侣的过程就是一直在重复寻找安全感的故事。
第一次识到这一点,是在考完英语六级后。走出考场,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没有复习好,考得差。我开始反思,究竟是哪里出错了呢。我发现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考试,都是这样的结局:没有规划,即使有也很难执行,等到时间不多的时候才开始复习,重点是我在复习的时候会给自己讲故事: 我对自己说,这种死记的方法是学不到什么的(时间不多,只能背)。我学习的目的是学知识,而不是应付考试。所以我会抗拒复习。我意识到,面对同样的事实,我可以讲另一个故事: 留出这段时间,给自己一个挑战,看自己的短期学习能力究竟有多强,看自己的抗压能力究竟有多强,然后全力以赴。可惜我总是在讲前一个故事。
后来,我发现。讲故事还真的很重要,心理学有一个分支叫做叙事心理学。就是通过引导病人讲出不一样的故事,改变他们的对自身与环境的认知,从而治疗他们的心理疾病。
会讲好故事的人在生活上也更成功。他们的故事逻辑清晰,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也能更好地处理多任务。
其实这很好解释。我们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需要一种确定感。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开始对世界形成自己的认知。我们需要不断叙事,确定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我们要让整个世界说得通,我们害怕那些没有原因的事情。
叙事的含义可能比你想象得宽泛得多,我们不仅通过知觉叙事,还通过潜意识叙事。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叙事自我与体验自我。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明明觉得大部分时间都非常无聊,可是结尾有亮点,我们就会认为这部电影还不错,这就是典型的体验自我被叙事自我欺骗了。买名牌也包含了这种心理,明明体验不怎么样,可是内在的叙事自我却倾向于给出高评价。
前面说过故事的内核就那么几种。其实,千百年来,从古老的传说,到妈妈讲的睡前故事,再到舞台剧,电影。这些千千万万的故事都包含在几个内核中。有好人有好报的故事,有勤奋战胜懒惰的故事,有爱情最可贵的故事。而我们面对世界,讲的故事也就那么几种,其中可以分为挽救性的叙事”(redemption sequences),和“污染性的叙事”(contamination sequences)。
挽救性叙事的人通常会讲这样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很糟,但自己的每一次行动都可以挽救。比如说一个人出车祸了,但他会暗示自己可以收获别的东西。
污染性叙事的人会讲这样的故事: 故事的开端很完美,但外界的变化会破坏这种完美性。比如说一个分手很久的人还是会陷入这样的思维: 我再也没办法收获美好的爱情了。
总的来说,挽救性叙事的人更加乐观,幸福感也更强。但是,面对无法改变的事情会深陷其中,与别人比较的心理也更强。很多伤害,需要留给时间治愈。
那么我们对事情的叙述是真实的吗,显然不是,但它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你的人生故事从来都不是事实的复刻。重要的是人们是否能够从过去发生的事情当中,获得意义和一致性。任何叙事都会包括一点谎言,但有些谎言已经包含了足够的真实。”犹他大学的发展心理学教授Pasupathi说。
你唯一的故事材料只是你自己的生活和你的想象;你可以利用这些材料,给自己讲述不一样的故事。你既是你的故事的主角,又是你的故事的叙述者,“人生故事是用粉笔书写的,而不是墨水笔——它可以不断被擦掉、重写。你的过去全在你的手中。” Pasupathi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