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3学习感悟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fu二)如是,则四方之民襁(qiang三)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 又请教如何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了。孔子说:“樊迟这个人真是个小人啊!居于上位的人爱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道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四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幼子前来归服,何必要自己知道怎么种庄稼呢?”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
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一个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国家也能顺畅运行;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领导的思维,是如何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团结一致,团队充满凝聚力,让社会不断的涌现出更多积极的愿意解决问题的人。
这让我想到了《流金岁月》中的杨柯,他带团队真是很有一套,团队充满凝聚力,更具有领导者思维,作为领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不是事事事必躬亲。
2在学习论语时,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背下来,而是如果能学到其中的一两句,把它贯彻到日常行为当中去,这才才算是学到了真东西。
我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不迁怒不贰过,这是我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话之一,慢慢的在改边自己。
3 个人观点,读书是有用的,记得看过一张大佬们聚餐的图片,在座的每一位都是“高材生”,有能力有本事。
也许生活中我们会偶尔见到什么一两个没有读书却相对有很大的成就的人,大家就会一叶障目,用这个人事和这件事来论证读书无用论,把时间拉长,没有知识的承载是无法走向更远的方向,厚德载物,也不是谁都能够承载的,尤其是看了曹德旺先生的《心若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