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在简书的第104篇原创文章。本文约2800字,请花4分钟来阅读。)
引子
在准备写这篇学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个好玩儿的现象,那就是好像我在新加坡碰到的有趣儿的事情,大多不是和吃饭有关,就是和打车有关。这似乎也很正常,毕竟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需求。
衣呢,我不怎么关注。说来可能有点难以置信,自从认识路夫人后,我就几乎没有自己买过衣服了。住呢,一次搞定至少可以管一年。所以这两方面和人打交道就相对较少。而吃和行可是常常要做的事情,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自然多些。
好吧,我啰嗦这不少,只是想给你提个醒,今天这篇学记又和出租车司机有关。
关于口音和发音错误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力挺赵丽颖的文章,提到一个事实和一个观点。事实是英文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发音(事实上,任何一个自然产生的语言必然不会有标准发音,而普通话不是自然产生的语言);一个观点是学习英文流利度和准确度都是比发音更重要的指标。
那篇文章引起不少饱受发音折磨的学习者共鸣。从他们的留言来看,折磨他们的不是发音本身,而是周围人对他们发音的苛责。在和一个文友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时,我半开玩笑的说,那些天天指责别人发音有问题的人,几个发音有我好?但我从来不去嘲笑学生的口音问题,我只是去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
从我上面的表述当中,敏锐的读者肯定已经意识到,口音和发音错误是两码事儿。我纠正得最多的发音错误有两个,其中一个,今天学记的主角——一位出租车司机——将会提到,所以,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让我们先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一位出租车司机谈中国人说英语最大的问题
这事儿其实过去有点久了,只是当时没有记下来,但好在和英语学习有关,所以我记得非常清楚。
那是《银翼杀手2049》刚上映的那天。我打算去看下午两点多钟的那场iMax 3D,但中午有点事情耽搁了,坐地铁有点来不及,于是只好打了个车往Jurong East赶去。
不知道是新加坡的出租车司机都健谈呢,还是碰巧我碰到的都喜欢和客人聊两句,总之,这位出租车司机在我坐稳后,就连珠炮的问了几个问题。
虽然在新加坡呆了好几年了,我有时候还是听不太懂当地人的英文。我一向坚持“诚实是最佳策略”的原则,毕竟不懂装懂可能吃亏的是自己,所以就明白告诉他自己没有听太懂。
这位安哥(uncle)倒是不以为意,不过话题就顺便转到了说英语上。说来也巧,这位安哥的女儿也是NTU的(为什么出租车司机总喜欢生女儿?)。他说到,他女儿说英语和他口音不一样,是偏英式的,有时候他也听不太懂。
说到这里,我想顺便提一下。如果我们听不懂一个地方的口音,并不能就此认为那个地方的口音有问题。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对那种口音不熟悉。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我们在中国普遍学习的是英国或者美国的口音,所以我们会错误的认为其它英语口音是可笑的、难听的。然而,无论是可笑还是难听,都是很主观的认识,和文化和教育有关。对不熟悉的东西不假思索就贴上负面的标签,是思维懒惰的表现,是一个追求更丰富心灵的人应该警惕戒绝的坏习惯。
聊着聊着,这位安哥提到他也去过中国。绝大部分外国人说他去过中国,其实就是指去过北上广这三个城市中的其中一个或几个。这个安哥也不例外。不过我对他去过哪里并不关心,倒是他提起中国人说英语的事儿引起了我的兴趣。
他说道,你们中国人说英语,我也听不太懂。我发现你们最大的问题是在单词结尾加音,比如把Good morning读成Goode(古德) morning。我当时心中一凛。虽然这位安哥的表述并不十分准确,但的确点到了中国人说英语的死穴之一。这也是我经常纠正学生的两个发音错误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发音上最严重的问题。
不习惯辅音结束音节的中国人
这位安哥提到的问题其实更准确的表述是“在以辅音结尾的音节后加上元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为什么中国英语学习者常犯这个问题?要解答这两个疑问,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叫音节。
(请注意,接下来你将读到的可能是关于英语发音最专业同时最容易理解的讲解。)
大家都知道,就像中文分声母和韵母一样,英文在发音上也分辅音和元音。辅音和元音的区别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辅音就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塞时发出的音,而元音就是气流不受阻塞发出的音。
由于辅音发音时气流受到阻塞,所以我们区分辅音就是看阻塞的部位(双唇,唇齿等)、阻塞的方式(比如爆破,摩擦等)和是否震动声带(不震动则为轻音,震动则为浊音)这三个参数。比如辅音/t/,我们对它的描述就是“唇齿爆破清辅音”。
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塞,区分它们主要看口腔开合度(高中低)、舌头位置(前中后)和是否圆唇这三个参数。
在这里,我不打算把辅音和元音展开来说,因为那需要很大的篇幅,而且即使不知道那些细节,也不妨碍我们理解音节这个概念。
我们之所以能够听懂彼此的话,是因为我们听得出音节。音节是听觉可以区分清楚的基本语音单位。一个听觉上可以区分的基本单位,必须具备一个显而易见的特征,那就是响度要够。由于人发声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气流(这就是为什么练发声首先要练呼吸),气流受到阻塞的音(即辅音)在响度上天然就不如气流不受阻塞的音(即元音),因此音节的必要成分是元音。
有人说,我可以把/b/发得很响,我说,拉倒吧,很响的那个音已经是元音/e/或者/o/了。音节的必要成分是元音的意思是指,一个音节必须包含且只包含一个元音。注意是元音不是元音字母,两个元音字母合在一起可能只发一个元音,比如两个e发/i:/。
除了一个元音之外,一个音节也可能包含一到两个辅音,于是音节就分为了两类:
- 开音节:如果一个音节以元音结束,我们称之为开音节。开音节又分为绝对开音节和相对开音节。
- 绝对开音节:以发音的元音字母结束的音节。例如:we, hi, no
- 相对开音节: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不发音的e字母(>=1个)构成的音节。如:take, make,bee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么一个规则:在开音节中,发音的元音字母发 “字母”本身的音,例如hi[hai], use[ju:z]。
- 闭音节:如果一个音节以一个或几个辅音字母(r 除外)结尾而中间只有一个元音音素的音节,我们称之为闭音节。例:map,desk,is等。
与开音节相反,在闭音节中,元音字母不发 “字母”本身的音。
朋友们多年没有打通的音节任督二脉是不是瞬间被打通了?
前面我们提到的所谓“在以辅音结尾的音节后加上本不存在的元音”,其实就是在闭音节后加上元音。那么,中国学生为什么喜欢犯这个错误呢?原来,这和中文的发音有关。
中文所有的字都是单音节,而且(请注意这一点)都是开音节,因为都是声母+韵母的组合或者就只有韵母。这就决定了,中国人不习惯一个音节以辅音结尾,于是就出现了把good读为古德,把sit读为“赛特”的现象。说白了,对我们来说,一个音节以辅音结尾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不在后面加上个“韵母”,总觉得哪里不对。
结语
母语和外语有差异的地方往往就是外语学习者掌握起来有困难的地方。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倒也不难,首先要意识到它,然后刻意的训练。一个新加坡出租车司机,就去过中国几次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说明它很普遍也很严重,值得我们重视。
【作者简介】
书先生和路夫人,80后大学教师一对。
书先生语言老司机,玩转英语、德语、Python计算机编程;
路夫人旅游达人,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