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悬疑惊悚推理小说。暗线讲述恋童癖汤姆叔叔以八九岁的小女孩为犯罪对象连环作案,明线讲述以警察、记者、失女母亲、黑客少年、相关专业优秀学生为伸张正义、缉拿凶手的全过程。当然全书读完也没闹明白作者为本书命名时为何带有“糖”与“香料”二词。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警察与凶手的故事警匪片,事实上,这是一个涉及性变态问题的暗黑心理疾病泛滥的故事。还好,本书中各主要人物的名字较短,未对阅读全书造成障碍。皮特曼,执行力很强的警官;马特,单身优质大记者;克莱尔,痛失爱女而坚强勇敢的单身母亲;丹尼尔,学业不精而拥有超强计算机编码破译能力的黑客少年;兰德尔,意识到自己已患恋童癖而积极治疗的双胞胎父亲;雷诺兹,变态狂,性扭曲者,冠冕堂皇的“性欲倒错”治疗师;昆兰,名声在外的性变态治疗机构昆兰机构的头目。布列斯托,有猥亵儿童罪犯罪前科的汤姆叔叔的替罪羊;汤姆叔叔,作案手法“高明”的幕后连环变态罪犯;等等。
关于恋童癖,就是成年人对尚未发育完好的小孩子实施性行为的一种病态行为的总称。本书中,汤姆叔叔的魔掌皆伸向八九岁的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克莱尔前往监狱看望替罪羊布雷斯托时,有恋童癖前科的他将他与那个小男孩之间的“不正常”行为视为一种“爱”。通常,父母之于孩子的爱是伟大的,却又是无私的。因为父母通常只爱自己的孩子,至于别人的孩子,则另当别论。布雷斯托认为自己对小男孩的爱,是一种无差的爱。从他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将对成年女性的那种感情加在了小男孩身上。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的“爱”?我显然无从得知。他说,父母对孩子的爱通常是粗暴的,并不会认真体会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更多时候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身上,而缺少平等、深入的沟通。布雷斯托认为自己对小男孩的爱则不然,他全身心爱着小男孩,爱他的纯洁,爱他的美好。好吧我承认,当时我居然认同他,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
但转念一想,这终究是一种令人恶心的存在,凡是把魔掌伸向纯真孩子的,无他,皆为变态。恋童癖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童年不幸,家庭变故,社会挫伤,等等,都可能对一个人正常的性取向、性行为产生影响。书中汤姆叔叔显然是被雷诺兹与昆兰夫妇一手故意培养出来的性变态狂,仅可作为个案分析,不具普遍性。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5年三年间,全国各地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共968起,受害儿童超过1790人。2015年,曝光的性侵儿童案日均达0.95起,几乎每天就有1起儿童性侵事件发生。”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变态存在?
———————————————分割线————————————————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囧叔之《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一书,一部杂文随笔,文如其名,笑过之后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搞笑的。作者在书中主要以描述所见所闻之人物为主。应该说,都是一些平凡生活中的nobody。但是,他们又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每个人身上都有其最突出的亮点,或好或坏,但都自成一体。整体看来,这些人物的结局多是令人带着些许伤感的悲剧。但能让人铭记于心、给人以心灵触痛的,或许恰恰不是那些一笑而过的喜剧,而是这些如实反映了生活原貌的小悲伤或大悲剧。至于生活的原貌,无非多艰二字。佛家在人不如意时,会劝人“脱离苦海”,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就像乘一叶方舟在海上漂,风平浪静是暂时的,风和日丽亦是阶段性的,风起浪涌,一浪接着一浪方是海之本色,亦是人生之常态。人总是在哭声中落地,或许冥冥之中已感知到自己所降临的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讨喜的。历史如长河,每个人只在其中演绎属于自己的短短一程。如何让这短短一程走的不那么乏味、不那么遗憾呢?直面人生的风浪或许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告慰。书中这些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小开心,亦有别人难以体会的小烦恼,或者有自己独树一帜的癖好,或者有超脱于常人的一个“长板”。不管怎样,他们反映了生活的五花八门,呈现了众生相。看看他们所处的困境,再低头审视下自己为一点琐事所怀揣的小伤感,瞬间便觉得,这才哪跟哪儿啊。生活的忧苦程度及种类之丰富,远不是自己一介狭隘之光所能辐射全的。所以眼光还是需要放宽一些。这世上总有人在过着比你眼前的困难得多的生活。他们都能挺过去,我又有什么理由去逃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