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张图你想到了什么?
给你一点小提示,这和数学有关哦~默默想1分钟,不要看答案!
。
。
。
哈哈,没想出来吗?给你一点提示,这张图里藏着答案哦……
想出来的举个手
。
。
你可以看答案了:1*1、2*2、3*3、4*4
是不是超级简单呀?!其实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乘法口诀表里的内容呀,说得再高大上一点,就是自然数的平方。
请如实的留言你看到第一个图想到答案了吗?你想到的是什么?嗯嗯,我打算在留言的同学里抽取3个发个鼓励的小红包
你是不是在疑惑?这和6岁以下的小娃有什么关系呢?子玲,你疯啦,要教一个还不识数的小娃乘法口诀?
都不是,今天,咱们只是简单的聊一聊“排序”这个重要的常识。
蒙氏感官教学最重要的三种操作方法:配对、排序和分类。你看,排序其实是分类的基础,有了排序操作与思维方法的帮助,能够更好的发展小娃对不同种类的事物认识和归纳。
就算是成年人,如图二那样做了简单的排序后,也能更好的发现其中规律,进行逻辑的思考和总结。
排序的重要在于能够帮助小娃们(包括成年人)更好的发展观察、比较、判断及逆向思维的能力,帮助我们在规律中进行预测,思考内在联系并归纳。
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社会风向变化之快速,如果我们的娃拥有了能够预测和洞悉规律背后逻辑的强大思维能力!哇塞,万一成为下一个“埃隆·马斯克”呢?!
当然,对于咱家那些小娃儿来说,肯定只能从简单好玩的游戏开始,这不,我忙活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好玩的游戏,现在给大家来说一说怎么玩才能玩出”排序“的感觉出来哈。
一、视觉效果最简单
这些玩具爸爸妈妈肯定都很眼熟吧,其实在娃小的时候Ta就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排序的生活经验。当娃到了两岁左右开始,爸爸妈妈就可以有意的在玩玩具时输入按序排序的意识,先从简单的按大小排序、按高矮排序、按长短排序开始,循序渐进的逐渐丰富孩子接触的玩教具(可以自制哦),到了三、四岁延展出按粗细排序、按厚薄排序的经验来。很简单吧!
当孩子掌握了这些有序的排序规则后,爸爸妈妈可以给出有特殊规则的材料,让娃们去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并且最好用提问的语言去引导娃们观察和思考:“你看这些排序和以前玩的有什么不一样吗?”“你注意到它们有什么是在重复的吗?”
因为颜色和形状都会给视觉以干扰,所以在开始给出的材料只要有单一重复元素即可。比如下面这些示例,在家可以用乐高、积木、橡皮泥、围棋和娃一起进行排序。
当孩子对排序已经比较熟悉,Ta觉得单一的重复没有挑战不够好玩时,哈哈,我们就可以上台阶加难度了。
这里展示出来的是关于排序规律的几种常见形式,很多时候就算我们成年人,如果没有专注去观察、分析、发现内在联系,也可能会忽略掉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规律吧~
排序能够把规律更清晰的梳理出来,当然更重要的是,发现规律后的举一反三运用!对于咱们小娃来说,能观察和发现排序的规则就可以了。
不用去购买或者准备新的玩具,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娃把发现规律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很简单的可以用碗、碟、瓶子、筷子、勺子、吸管、纸张、花草来做排序,无形中还提高了你自己的创造力呢文末我会给出这些资料的下载方式,你下载了打印也就几毛钱。
养娃的路实在太贵了,我们还是能省就省吧!
二、动起来更好玩
在做我们自己店面的线下课程研发时,对于低龄小小娃的课程设置,我们都会用一段儿歌or手指游戏来做热场。儿歌是一种节奏感、画面感非常强,又能动起来的旋律。经常被用来给娃做语言启蒙,其实,儿歌还可以用来感受排序的规律呢。
比如:
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右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双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左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把你的右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把你的双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咕噜咕噜锤,咕噜咕噜锤。
爸爸妈妈可以自己先念几遍感受一下,找到其中的节奏规律,和娃玩的时候语言+动作都多重复几遍,不但语言学的倍溜,肢体也是相当灵活啊~
英语儿歌里也有非常棒的、能体现排序规律感的儿歌,比如《Who Took the Cookie》,它里面不断重复着下面这些句式,拉长了看就是排序呀,只是它的重复单元是下面的6个句式:
Who took the cookie from the cookie jar?
** took the cookie from the cookie jar.
Who me?
Yes you!
Not me!
Then who?
哈哈,有没有一种感觉,以后不管是唱中文儿歌还是英文儿歌,一定要边唱边动起来,拍拍手跺跺脚也好、摇摆摇摆也好,通过动作还能发现原来不曾感受到的规律呢,有学到一招吗?期待你的回复哦。
三、“破坏规则”后呢?
娃每天最高兴的事情是干什么呢?
我家娃最开心就是搞破坏……比如把垒好的书本推到、把各种豆子混合在一起。对他来说,破坏既定的规则会让他很有成就感、很是一种乐趣。
那破坏规则后呢?其实是很好的一个锻炼孩子分类、排序思维能力的时机,你发现了吗?
比如绿豆红豆被混合后,我会和他一起再复原,他捡绿豆我捡红豆,放入各自的保鲜盒里。有时候,还可以他放一把绿都,我再放一把红豆,他再放一把绿豆……有规律的哦,问问他“接下来该是妈妈放豆子还是宝宝放豆子呢?”
也可以制造给他破坏的机会,比如,我用黑白围棋子,白白黑-白白黑-白白黑-白……的摆放好。他特别想搞破坏,但我会替一个问题“你看妈妈是怎么摆的围棋子?你能接着摆出来的话就同意你搞破坏。”刚开始,儿子发现不了里面的规律,这个时候,我就会用语言把关键点传达给他:“你发现它们重复的是什么东西了吗?”“你看它们缺了什么呢?”“你可以修补这个排序吗?”
蒙氏老师是不太建议成人说的过多的,爸爸妈妈可以示范一两遍给娃去看,然后留给娃们自己去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当娃向你寻求帮助时,适当的指点指点。这里我也要反思,貌似我的陪伴总是太深入了。
“破坏规则”游戏的核心是让娃发现“缺少什么”。上面两个示例的排序,不但颜色、形状有变化,重要的是规律性也更丰富,重复的元素由单一变成了组合。
比如,上图的两只小狗一颗心,在娃的思维中,这个排序规律就不再是单一的狗or单一的心,而是要把两狗一心认识为一个组合,这个组合是这组排序规律中的最小单元。
简单来说,这个规律就是视觉游戏环节的AAB-AAB规律,只是难度增加了,娃要理解了这个规律后去“修补”好。这就要求娃能够通过排序开始观察、思考内在联系,并对下一步行为作出预测了。差不多到了娃4岁左右,有了简单排序的前经验后,可以进入到“破坏规则”的环节啦~把破坏变成一种乐趣,爸爸妈妈也能少点头疼吧。
一不留神又写多了,其实我们生存的自然界也是有规律和排序的,如果?我下篇文章专门来聊聊自然界的事,你们想看吗?好吧,其实自然界的规律还会涉及到生物学、科学、传统文化……我貌似又在给自己挖坑。
最后再说下,请如实的留言你看到第一个图想到答案了吗?你想到的是什么?嗯嗯,我打算在评论留言区里抽取3个得赞最多的小伙伴发个鼓励的小红包。
如果你觉得子玲还挺用心的,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吧!子玲的文章收藏都比转发多很多,内心其实有点小希望大家能多多转发滴,谢谢大家啦~